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验二卷。

输入历史事件:

验二卷。

公元933年 本年
验二卷。

以光庭自序及宋徽宗序考之,尚阙五卷。张君房云笈七签亦载此书,仅六卷一百十八条,又节删之本,更非其旧矣。陶岳五代史补载,光庭,长安人,僖宗时应九经举不第,尝从道士潘尊师游。会僖宗求可领蜀中道教者,潘荐光庭。遂奉诏披戴,赐号广成先生。而《青城山志》载元符中彭崇一序,则云光庭字宾圣,京兆杜陵人,与郑云更应百篇举不第,入天台为道士。扈僖宗入蜀,留居青城以卒。其说小异,未详孰是,然其为由儒入道则同。故所述皆娴于文字,较他道家之书词采可观。惜其纯为神怪之说,不足据为典要耳。旧本题日唐人。考朱子《通鉴纲目》王建以道士杜光庭为谏议大夫,而光庭《广成集》中又有谢户部侍郎表,则非惟入蜀,且仕蜀矣。故今改题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七子部五十七道家类存目“《神仙感遇传》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蜀杜光庭撰。记古来遇仙之事。云笈七签所载凡四十四条,此本凡七十五条。然第五卷末尚有阙文,不知凡佚几条也。”“墉城集仙录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蜀杜光庭撰。记古今女仙凡三十七人。云墉城者,以女仙统于王母,而王母居金墉城也。张君房云笈七签所载,与此本互异。然此本前数卷皆袭《汉武内传》、陶宏景《真诰》之文,真伪盖不可知。疑君房所录为原本,而此本为后人杂摭他书砌合成编。然均一荒唐悠谬之谈,真伪亦无足深辩耳。”“《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蜀杜光庭撰。首仙山,次五岳,次十大洞天,附以青城山,次五镇海渎,次三十六精庐,次三十六洞天,次七十二福地,次灵化二十四,皆神仙幻妄之言。故虽纪山川,不隶之地理类焉。”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别集类四载《广成集》十二卷(浙江汪汝栗家藏本)蜀杜光庭撰。光庭有《了证歌》,已著录。《宋史•艺文志》载光庭《广成集》一百卷,又《壶中集》三卷。《通志•艺文略》《光庭集》。三十卷。今此本十二卷,仅表及斋醮文二体。十国春秋所载《序毛仙翁略》文一篇,又《泸州刘真人碑记》《青城县重修冲妙观碑记》《宫广外尊师碑记》《三学山功德碑文》诸目,皆不载集中。盖残阙之馀,已非完本也。考资治通鉴载蜀主以光庭为谏议大夫,而集有《谢除户部侍郎表》,史并不言其为此官。又资治通鉴载王宗绾取宝鸡、岐,保胜节度使李继岌降,复姓名为桑弘志。而集中《贺收复陇州表》称:“节度使桑简以手下兵士归降。”是弘志又名简,而史不之及。又有《贺太阳当亏不亏表》,称“今月一日丁未巳时,太阳合亏于轸十一度”。今以史志核之,蜀高祖永平元年正月丁亥朔、后主乾德三年六月乙卯朔、五年十月辛未朔,皆当日食,而独无丁未日。蜀用胡秀林永昌历,或其法与中国不同。是可以备参考。又其在唐末时为王建所作醮词,有称川主相公者,有称司徒者,有称蜀王者,有称太师者。考之于史,建以西川节度平章司徒,封蜀王,一一皆合。而独失载其太师之号。又有称汉州尚书王宗夔、镇江侍中王宗黯者,二人皆王建养子。十国春秋具详其官,而独不纪其尝为汉州刺史、镇江军节度使。又有《越国夫人为都统宗侃还愿词》,称“俯迫孤城,遽淹旬月,俄开壁垒,大破凶狂,成扫荡之功,副圣明之奖”云云。而史记王宗侃为北路行军都统伐岐,青泥镇之战,侃兵大败,为蜀主所责,无功而还。与所言全不相合。光庭骈偶之文,词颇赡丽,而多涉其教中荒诞之说,不能悉轨于正。独五季文字阙略,集中所存,足与正史互证者尚多。故具录之,以为稽考同异之助焉。


辛弃疾进升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
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长共上尊号为成吉思汗,是为元太祖。
陆子遹编《剑南诗续稿》成四十八卷,卷有百篇。
姜夔南游浙东,过桐庐,作《登乌石寺》诗。
王炎作《浪淘沙令》(流水绕孤村)。
何汶编《竹庄诗话》成。
林正大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曾丰(1142一 ?)本年在世,卒年不详。
游九言(1142—1206)卒,年六十五。
孙应时(1154—1206)卒,年五十三。
刘过(1154—1206)卒,年五十三。
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
《草堂诗余》续集卷下:“词至辛稼轩一变其源,实自苏长公,至刘改之诸公而极,抚时之作,意存感慨,然浓情致语,几于尽矣。
刘澥《龙洲集序》:“古人以诗名家者终矣。
孙德之《书刘改之词科进卷》:“钱塘刘君一日相过,示予以《词科进卷稿》,余读之,不觉击节叹骇。
十六日,陆游送别子虡,赋诗《正月十六日送子虡至梅市,归舟示子遹》,有“稚子与翁俱祓襫,大儿出塞习兜鍪”之句。
陆游本月所作《仁和县重修先圣庙记》,系衔为太中大夫、宝谟阁待制致仕、渭南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赐紫金鱼袋。
丘崈罢两淮宣抚使;知枢密院事张岩督视江、淮军马。
陆游出游,有诗《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诗共八首。
叶适以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兼节制江北诸州。
辛弃疾试兵部侍郎,上章辞免。
陆游有诗《示二子》。
吴猎兼四川宣谕使,旋为四川制置使。
方信孺为国信所参议官,如金军。
陆游以“尊信”名友人陈希真之书斋,并赋诗《题尊信斋》。
陆游所赋关心时事之作,有《六月二十一日风雨大作》、《闻蜀盗已平献馘庙社喜而有述》、《雨晴》;又有《逆曦授首称贺表》。
辛弃疾得疾。
辛弃疾进枢密都承旨,令疾速赴行在奏事。
辛弃疾(1140一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济南历城人。
稼轩一生作词甚多,今存六百二十余首,为两宋词人之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