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昉(925—996)生。

输入历史事件:

李昉(925—996)生。

公元925年 十二月
李昉(925—996)生。

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宋太宗时曾两度拜相,是典型的循吏。李昉一生中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是主持编纂了享誉古今的北宋四大部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中的前三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官修宋史李昉作传时对此事只字不提。李昉主编太平广记,除了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前述创新意义外,在类书编纂学上尚有以下特色:1.门目清楚。该书按题材分为92大类,附以150多个细目。编引的每一个故事,均标出小题,并摘抄原书中的一段或数段,还注明所摘书名,这样极便于读者查核。对每个大类,又视内容的多少,以定卷数之多寡。如“神仙”类共有55卷,“山类”、“石类”各一卷。这种编纂方法,使读者开卷之初,就对其内容多寡有一个整体认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评价其“不特稗说之渊海,且为文心之统计矣。”2.注意故事的完整性。前代有些类书,亦多少涉及野史小说内容,但多有断章摘句的弊病。李昉在主编太平广记时,则力求故事的完整性,“卷帙轻者,往往全部收入”。比如,卷3为“神仙”类之三,整卷只录“汉武帝”一则,几近万字,编者把汉武故事中关于汉武帝好神仙之事征引殆尽,使读者对此一目了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卷484至卷492所编“杂传记”类,共收录长恨传莺莺传等14种唐代传奇,多数长达数千言,皆全文编录。3.征引广博。据近代学者邓嗣禹《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统计,该书共征引书籍475种。这些书籍,集先秦至宋初野史小说之大成,真可谓“古来轶闻、琐事、僻复、遗文咸在焉”。因而,太平广记被四库馆臣誉为“小说家之渊海”。其中所存留的野史小说,其单行本今天半数以上都已散佚,就是残留的也有不少残阙和错讹之处,现在就只能依据太平广记来作辑佚和校勘了。鲁迅先生殚精竭虑“钩沉”中国古代小说时,就颇得力于这部大书。这些野史小说资料,在中国文学史、宗教思想史、社会风俗史诸学科研究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为保存唐代传奇这朵文学奇葩原貌,以及促进宋元评话、杂剧和明清小说、戏剧的发展,贡献匪浅。宋史卷二六五传云: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父超,晋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从大父右资善大夫沼无子,以昉为后,荫补斋郎,选授太子校书。汉乾祐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周显德二年,宰相李谷征淮南,防为记室。世宗览军中章奏,爱其辞理明白,已知为昉所作,及见《相国寺文英院集》,乃防与扈蒙、崔颂、刘衮、窦俨、赵逢及防弟载所题,益善昉诗而称赏之曰:“吾久知有此人矣。”师还,擢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四年,加史馆


孔尚任于海波巷寓所邀李蟻、万斯同、陈易等宴饮。
戴名世复往浙江。
门人尤云鹗为戴名世刊《南山集》。
长洲张士俊在查山营修六浮阁成,四方名士来会。
顾嗣立探梅西山,放棹西湖,多与朱彝尊唱和。
王士禛撰《浯溪考》二卷。
费密定《外集杂存》八卷毕。
朱彝尊、毛奇龄游西湖。
安致远卒,年七十四。
查慎行嘱禹之鼎为作《初白庵图》。
吴雯访旧天津,晤赵执信。
立夏前一日,毛奇龄`洪昇`吴陈琰`吴焯等二十三人集杭州城东药园送春,分韵赋诗。
高孝本有《秦游集》。
王士禛《居易录》成书。
初三日,曹寅作《东皋草堂记》。
王士禛归里迁葬,十月返京师。
欧阳梦麟、朱云祚序应是《纵钓居文集》。
曹乾斋为颜元刊《存学编》。
刘璋自序《斩鬼传》。
十九日,吴敬梓(1701—1754)生。
潘耒游嵩山。
朱彝尊、吴陈琰、金埴等有西湖之集。
伍涵芬谒毛际可于白门,出《说诗乐趣》相示,并嘱为序。
徐庆自序《信征录》。
二十七日,赵信(1701一?)生。
吕熊欲作《女仙外史》,向刘廷玑述其大旨。
田兰芳卒,年七十四。
初二日,金德瑛(1701—1762)生。
初七日,费密卒,年七十七。
王熙以病告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