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方干(约809—约886)约此时前卒,年约七十八,私谥玄英先生。

输入历史事件:

方干(约809—约886)约此时前卒,年约七十八,私谥玄英先生。

公元886年 十月
方干(约809—约886)约此时前卒,年约七十八,私谥玄英先生。

后其甥杨弇及孙郃等集其诗为《玄英先生诗集》王赞为作序。方干卒后,孙郃、杜荀鹤诸人有哭吊之作。《唐才子传•方干传》记在咸通末,此误。方干卒。席启寓《唐诗百名家全集•方玄英先生诗集》所录孙郃《玄英先生传》云:“光启、文德间,哆客有至自鉴湖者,云先生亡矣。说先生将殁于世,乃与其子曰:‘志吾墓者谁钦能无自志焉。吾之诗,人自知之,遂志其日月姓名而已。’然先生不壮,家甚贫,时以书告急于越帅刘公,公许之未至也。又书曰:‘救溺者徐徐,行则不及矣。’帅遗钱十万,绢五束,先生复书不能他词,唯曰千感万思耳,翌日而卒。”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卷四亦谓干“卒光启、文德间,临终语其子曰:‘吾诗人自知之,志吾墓者,纪其岁月而已。’其诗高处在晚唐诸公之上”。各书所记方干卒在光启、文德间,时越帅刘公汉宏尚在任。《新唐书•僖宗本纪》,“杭州刺史董昌攻越州,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奔于台州”在光启二年十月,资治通鉴卷二五六所记同。则方干之卒当在刘汉宏奔台州之前。方干卒后,其诗为孙郃等人编成集。《唐才子传•方干传》云:“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郡斋读书志卷四中亦谓“门人谥玄英先生。其甥杨弇与孙郃编次遗诗,王赞为序,郃又为作《玄英先生传》附”。[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一《元英集》八卷下记:“是集前有乾宁丙辰中书舍人祁县王赞序。”]王赞为序,在方干卒后十一年,其序见全唐文卷八六五,题为《玄英先生诗集序》。序云:“建中之后,其诗弥善,钱起为最,杜甫雄鸣于至德、大历间,而诗人或不尚之。呜呼,子美之诗,可谓无声无臭者矣。吴越故多诗人,未有新定方干擅名于杭越,流声于京洛。夫干之为诗,锓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不吮余隽,丽不葩纷,苦不棘癯。当其得志,倏与神会,词若未至,意已独往。予为儿时,得生诗数十篇,必独好之。生时尚存,地远莫克相见。其后生名愈藉,为诗者多能讽之,而生殁矣。今年遇乐安孙郃于荆,早与生善,出示所作《玄英先生传》,且曰与其甥杨弇洎门僧居远收掇其遗诗,得三百七十余篇,析为十卷,欲予为之序,冀偕之不朽。先是,丹阳南阳张祐。[按,应作祜,下同]差前于生,其诗发言横肆,皆吴越之遗逸。予尝较之,张祐升杜甫之堂,方干钱起之室矣。干之出处行事,传实备之,不复互出。”孙郃之《方玄英先生传》全唐文卷八二〇,又见唐诗纪事卷六三。其中评方干诗云:“广明、中和间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评方干诗“清润小巧,盖未升曹、刘之堂”,并引孙郃称方干诗语云:“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鼍于众响。”何光远《鉴戒录》亦称“方干为诗练句,字字有功。寄人云:‘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技’”。(见诗话总龟卷十一《雅什》门下引)又方干卒后,孙郃、杜荀鹤、唐彦谦、虚中诸诗人均有哭吊诗,作年难考,今一并引录于此。孙郃《哭方玄英先生》:“牛斗文星落,知是先生死。……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犹喜韦补阙,扬名荐天子。”(见全唐诗卷六九四)又杜荀鹤《哭方干》:“何言寸禄


柯煜卒,年七十一。
韩海卒,年六十。
费锡璜此际尚在世。
第二章 乾隆元年丙辰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36—1771)共36年。
《清史稿》黄易传:自乾嘉以来,汉学盛行,群经古训无可搜辑,则旁及金石,嗜之成癖,亦一时风尚然也。
汪喜孙《旧学蓄疑跋》:乾隆之世,潜研史学者,若嘉定钱少詹事、余姚邵学士、高邮李进士惇,并熟于大事本末、名臣言行,以及舆地、官制、氏族之类,穿穴贯通,昭然如睹。
汪喜孙《汪孝婴莱家传》:徽州之学,自江明经永倡其先,戴庶常震、金殿撰榜、程孝廉方正瑶田,踵而兴焉。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藏书家有数等:得一书必推求本原,是正缺失,是谓考订家,如钱少詹大昕、戴吉士震诸人是也。
梁章钜《制义丛话》卷一一:乾隆初以墨卷著名者,群推吴、田、马、李四家,谓吴珏、田玉、马国果、李中简也。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六《二十四家时文》:坊间有《二十四家时文》。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升平日久,海内殷富,商人士大夫慕古人顾阿瑛、徐良夫之风,蓄积书史,广开坛坫。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乾隆初,杭州诗酒之会最盛。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八: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筱园及郑氏休园为最盛。
陈仅《竹林答问》:问,近时外人,于吾浙诗有浙派之称,以厉樊榭为之祖,不知何以有此语?(答:)樊榭集中以五古为第一,七律亦源出中唐,流丽清圆,醰醰有味。
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浙派自西泠十子倡始,先开其端,至厉太鸿而自成一派,后来多宗之。
无不倚为词料。
尚铬《三家诗话•三家分论》:苕生少与汪辇云、杨子载、赵山南齐名。
杨锺羲《雪桥诗话余集》卷四:刘鸣玉、刘文蔚、姚大源、沈翼天、陈芝图、茅逸、童钰,联吟倡和,称“越中七子”。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近日文人,常州为盛。
钱泳《履园谭诗•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宗伯专讲格律;太史专取性灵。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昔人称王粲精思,不能有加于宿构,故拙速不如巧迟。
李本宣《文木山房集序》:近代诗作,多取燕游花月为咏,而体则七律居半,兼以分韵、限韵、次韵称奇。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近日满洲风雅,远胜汉人。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近时闺秀之多,十倍于古,而吴门为尤盛。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雍乾以还,词人林立,如南芗、橙里辈,非无磨琢之工,而卒不能超然独绝者,皆苦不知本原所在,故下不至如杨、郭之卑靡,上亦难窥姜、史之门户。
陈廷焯《词坛丛话•乾隆词家》:竹香以词名武陵,渔川以词名临潼,橙里以词名安徽。
陈廷焯《词坛丛话•璞函词风》:璞函词,直逼朱陈,分镳樊榭。
谭献《复堂词话》:浙派为人诟病,由其以姜、张为止境,而又不能如白石之涩、玉田之润。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九《词贵清空》:宋词三派,曰婉丽,曰豪宕,曰醇雅,今则又益一派曰饾钉。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一一《小山词社》:雍正乾隆间,词学奉樊榭为赤帜,家白石而户梅溪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