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夸婿好声名。

输入历史事件:

夸婿好声名。

公元876年 本年
夸婿好声名。

适来安远门前见,光远何曾解一鸣。’莱儿尚未信,应声嘲答曰:‘黄口小儿口没凭,逡巡看取第三名。孝廉持水添瓶子,莫向街头乱椀鸣。’……光远尝以长句诗题莱儿室日:‘鱼钥兽环斜掩门,萋萋芳草忆王孙。醉凭青琐窥韩寿,困掷金梭恼谢鲲。不夜珠光连玉匣,辟寒钗影落瑶樽。欲知明惠多情态,役尽江淹别后魂。’莱儿酬之曰:‘长者车尘每到门,长卿非慕卓王孙。定知羽翼难随凤,却喜波涛未化鲲。娇别翠袖粘去袂,醉歌金雀碎残樽。多情多病年应促,早办名香为返魂。’”今存光远之作亦多狎妓之什,文辞华艳,其《咏手》二首(见全唐诗卷七二六)即是。《唐才子传•赵光远传》言:“光远等千金之子,厌饫膏粱,仰荫承荣,视若谈笑,骄侈不期而至矣。况年少多才,京邑繁盛,耳目所荡,素少闲邪之虑者哉?故辞意多裙裾妖艳之态,无足怪矣。有孙启、崔珏同时恣心狂狎,相为唱和,颇陷轻薄,无退让之风。”孙启应作孙棨,字文威,自号无为子。《北里志•王团儿》条,孙棨自记其狎游之事云:“予在京师与群从少年习业,或倦闷时,同诣此处,与二福[按,指妓福娘、小福]环坐,清谈雅饮,尤见风态。予尝赠宜之诗曰:‘彩翠仙衣红玉肤,轻盈年在破瓜初。霞杯醉劝刘郎饮,云髻慵邀阿母梳。不怕寒侵绿带宝,每爱风华倩持裙。漫图西子晨妆样,西子原来未得如。’得诗甚多,颇以此诗为称惬,持诗于窗左红墙,请予题之。及题毕,以未满壁,请更作一两篇,且见戒无艳。予因题三绝句……其三曰:‘试共卿卿戏语粗,画堂连遣侍儿呼。寒饥不奈金如意,白獭为膏郎有无。’……他日,(宜之)忽以红笺授予,泣且拜,视之诗曰:‘日日悲伤未有图,懒将心事话凡夫。非同覆水应收得,只问仙郎有意无。’……因授予笔请和其诗。予题其笺后曰:‘韶妙如何有远图,未能相为信非夫。泥中莲子虽无染,移人家园未得无。’览之,因泣不复言。”又崔珏诗亦多香艳之作,如《美人尝茶行》《和友人鸳鸯之什》《有赠》《和人听歌》等皆是。


丙午(五日),以翰林学士陈彭年为刑部侍郎,王曾为左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知白为给事中,并参知政事。
甲寅(十三日),上作诗赐新授参知政事陈彭年。
杨亿以秘书监判秘阁。
己卯(八日),王钦若表上《翊圣保德真君传》三卷,上制序。
癸亥(二十三日),召近臣观书龙图阁,秘书监杨亿、知杂御史吕夷简预焉。
穆修谪池州参军。
(辽圣宗开泰五年)是岁.放进士孙杰等四十八人及第。
本年重要作品:。
诗:寇准《和向相公见寄》、寇准《初到长安书怀》。
一日,改元。
孙仅卒,49岁。
著有:《孙仅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七》)、《孙仅集》五十卷(曾巩《隆平集》卷十三)。
戊寅(九日),内外官并加恩。
辛巳(十二日),上作《三惑论》、《三惑歌》并注,仍绩画刻板摹本,以赐辅臣。
癸未(十四日),以新除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张知白为金紫光禄大夫。
丁酉(二十八日),寇准除山南东道节度使、判襄州。
己亥(三十日),刑部侍郎、参知政事陈彭年卒,57岁。
著有:《重修广韵》五卷(《宋史•艺文志一》)、《韵诠》十四卷(《宋史•艺文志一》)、《唐纪》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二》)、《大中祥符编敕》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三》)、《转运司编敕》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三》)、《江南别录》四卷(《宋史•艺文志三》)、《志异》十卷(《宋史•艺文志五》)、《宸章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八》)。
戊午(十九日),以枢密使王钦若为会灵观使。
庚辰(十二日),徙封州刺史、知绛州钱惟济知潞州。
十二日,右仆射陈尧叟卒,57岁,赠侍中,谥文惠。
著有:《请盟录》二十卷(《宋史》本传)。
壬午(十四日),赐进士杨伟及第,贾昌朝同出身。
庚子(三日),宰臣王旦以疾,表求罢免,不许。
癸亥(二十六日),以枢密使王钦若为奉安太祖圣容礼仪使,赞导乘舆。
己丑(二十二日),召王旦对于崇政殿数刻。
庚戌(十四日),知永兴军寇准言部内民稼蝗伤之后,茎叶再茂,蝗多抱草死。
癸丑(十七日),宰臣向敏中奉表求罢,诏不许。
王旦以病,坚求罢相。
己未(二十三日),向敏中再表求罢.不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