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杜牧在当时负有盛名,所以他的文集流传很快,在他卒后数年,皮日休为童子时,在乡校中

输入历史事件:

杜牧在当时负有盛名,所以他的文集流传很快,在他卒后数年,皮日休为童子时,在乡校中

公元852年 十二月
杜牧在当时负有盛名,所以他的文集流传很快,在他卒后数年,皮日休为童子时,在乡校中已见到《樊川集》的传抄本。

(全唐诗卷二三皮日休《伤进士严子重诗序》)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始终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负,只得以空文自见。他兼擅诗文,而诗歌的造诣尤高,在晚唐独树一帜。杨慎升庵诗话卷五:“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信然。”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一“杜牧诗”云:“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僻,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方岳深雪偶谈所谓‘好为议论,大概出奇立异,以自见其长’也。如《赤壁》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题四皓庙》云:‘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乌江亭》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此皆不度时势,徒作异论,以炫人耳,其实非确论也。惟《桃花夫人庙》云:‘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以绿珠之死,形息夫人之不死,高下自见;而词语蕴藉,不显露讥讪,尤得风人之旨耳。皮日休《馆姓宫怀古》云:‘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亦是翻新,与牧之同一蹊径。”全祖望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读其诗、古文辞,感时愤世,殆与汉长沙太傅相上下。”(《鲒琦亭集外编》卷三十七《杜牧之论》)洪亮吉说:“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惟韩、柳、小杜三家。”(《北江诗话卷二》)此外,杜牧还会填词,又能书画。他曾作《八六子》词,见《尊前集》,全首九十字,为唐人中第一个作长调慢词者。杜牧所写的《张好好诗》董其昌谓其“深得六朝人气韵”(《渔洋诗话》)。杜牧又曾摹顾恺之所画维摩像,米芾称其“精采照人”(《画史》)。又牧之亦擅法书,叶奕苞云:“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金石补录》卷二二《唐杜牧张好好诗》条)所以杜牧可谓多才多艺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杜牧诗十八首。唐才子传卷五有传。《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樊川集》二十卷。《通志•艺文略》著录《樊川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外集》《别集》乃后人辑成,其中多有他人诗误人。全唐诗存诗八卷,《全唐诗补逸》补诗一首,《全唐诗续补逸》补诗一首,《全唐诗续拾》补诗六首。旧唐书卷一四七、新唐书卷一六六《杜佑传》


王勃十岁,博通群书。
杨炯十岁,应神童举及第。
陈子昂(659—700)生。
徐坚(659—729)生。
中为东都留守判官,专掌表奏。
贺知章(659—744)生。
高宗幸并州童子寺,赋诗。
唐讨平百济,立碑以纪功。
高宗始委政事于武后。
王梵志(?—660?)卒。
夕事姑嫜。
唐临(601?—660?)卒,年六十。
卢照邻在襄州,奉使西行出塞,有诗作。
杨炯年十一,待制弘文馆。
诏藏李善《文选注》于秘府;善除潞王府记室参军。
乙未,改元龙朔。
高宗与众臣观《一戌大定乐》舞。
丙申,武后请禁妇女为俳优之戏,诏从之。
许敬宗等进《累璧》六百三十卷。
潞王李贤徙封沛王,任扬州都督;李善兼沛王侍读,公孙罗为沛王府参军,二人均以治《文选》名家。
六日,高宗作《冬狩》诗。
王勃从曹元受《周易》及医术。
许敬宗等奉命编纂《瑶山玉彩》。
句,以类相从,号《摇(瑶)山玉彩》,凡五百篇。
《翰林学士集》编成。
如许敬宗及郑元踌、于志宁、沈叔安、张后胤、张文琮、陆搢、长孙无忌、杨师道、朱子奢、褚遂良、上官仪、高士廉、刘洎、岑文本、郑仁轨、刘子翼等,皆列书当时官衔,而御制题云‘太宗文皇帝’,其撰当在永徽以后矣。
元兢为周王府参军,始撰《古今诗人秀句》。
民间唱《突厥盐》。
刘知几(661—721)生。
丙午,始置东都国子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