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韩愈为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有《送湖南李正字归》诗及序。

输入历史事件:

韩愈为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有《送湖南李正字归》诗及序。

公元810年 秋
韩愈为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有《送湖南李正字归》诗及序。

冬,河阳节度使乌重胤征洛阳处士温造为幕僚,郑余庆以诗歌其事,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是年,韩愈《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并序》《东都遇春》《感春五首》《送郑十校理序并诗》《燕河南府秀才》《学诸进士作精卫填海》与文《河南府同官记》《上郑尚书相公启》《上留守郑相公启》《送幽州李端相公序》《唐故河中府法曹张君墓志铭》《唐故中散大夫河南尹杜君墓志铭》《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唐故登封县尉卢殷墓志铭》等。【送湖南李正字归】唐宋诗醇卷三○:“风神绵邈,绝似韦、柳,是昌黎集中变调,唯《南溪》三首近之。沈德潜曰:昌黎五言难得此清远之格。”《唐诗镜》卷三八:“语稍修秀,一起四语洒落。” 【送湖南李正字序】《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六:“以交游离合之情为文,又一种风调。”《昌黎先生全集录》卷四:“共患难生死之交,久散复聚,相对梦寐然,此情至之作。”《韩文起》卷六:“文中有埋伏,有照应,有穿插,有结构,感慨欣幸,缠绵周匝,此词意俱足之篇也。”《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通是家常语,而情文最绵丽,由机轴妙也。……入情入理,悲凉世局,俯仰身世,语语从性情中流出,至文也。”【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文章轨范》卷一:“文有气力,有光焰,顿挫豪宕,读之快人意。可以发人才思。”《黄氏日钞》卷五九:“曲尽变态。”《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卷一一:“前凭空以冀北马空起,中凭空撰出无数人嗟怨,后又凭空结以自己嗟怨,俱是凭空文字。”《昌黎先生全集录》卷四:“不数月连拔两生,发端一笔,最著意,最担得斤两。”《古文评注》卷七:“温处士好处,通篇绝不一道,而第从居守者,去位而巷处;考德问业者,衿绅之东西过是邦者,说得一无所考。则温处士之所重于名卿巨公,其人品当居何等?同是一样序,《送河南石处士》篇纯用实叙,《温处士》篇纯用虚叙,而文各极其妙。此昌黎之所以不可测也。”《古文赏音》卷八:“石生、温生,同为乌公从事昌黎同一送行之作,却幻出如许议论。无一字可移入石生,不独文字之变化也。”吴闽生《古文范》(民国刻本)卷三:“此文意含谐讽,词特屈曲盘旋,在韩集中亦不可多得之文字。”古文小品咀华卷三:“通篇只赞叹乌公而温生之贤自见。若呆从温生着笔,定当减色许多。只一起句便落定全局,目无全牛,皆因胸有成竹也。尤妙在认清是送第二个处士赴河阳军,所以笔笔是送温造文字,移不得石洪篇去。”【送石处士序】义门读书记卷三二:“无限议论都化在叙事中。此篇命意,盖因处士之行望重胤尽力转输,使朝廷克成讨王承宗之功,不可复若卢从史阴与之通。而位置有体,藏讽喻于不觉。”《文章轨范》卷一:“《送石处士序》譬喻文法,恐人识破,便变化三样句,分作三段。此公平生以怪怪奇奇自负,其作文要使人不可测识。”《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六:“以议论行叙事,当是韩之变调,然予独不甚喜此文。”《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卷七:“一篇纯用传体为序,序之变也。”《求阙斋读书录》卷八:“唐时处士,声势足以倾一世。韩公不满于石、温二生,观《寄卢仝》诗可见。此文前含讥讽,后寓箴规,皆不着痕迹,极狡狯之能。”


卢照邻奉邓王命出使至益州,有诗作。
苏味道九岁,与李峤并有文名。
李父(657—716)生。
高宗自东都还长安。
卢照邻离蜀赴京,途中有诗作;至京后旋赴襄州,仍任职邓王府。
遣使访吐火罗等国之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后史官撰成《西域图志》六十卷。
李善上《文选注》六十卷。
许敬宗等撰《文馆词林》一千卷成,上之。
太常丞吕才新定《白雪曲》,又以高宗君臣所赋《白雪诗》为歌词。
杜正伦坐与李义府不协,贬横州刺史,义府贬普州刺史。
“冬十一月乙酉,兼中书令、皇太子宾客兼检校御史大夫、河间郡公李义府左授普州刺史,兼中书令、皇太子宾客、襄阳郡公杜正伦左授横州刺史。
骆宾王参选,为道王府属。
崔禹锡等十七人进士及第。
萧钧(?—658?)卒。
王玄策撰《中天竺国行记》十卷。
王勃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撰《指瑕》十卷。
张鷟(658?—730)生。
五日,许敬宗等撰贞观二十三年以来之《实录》成,高宗以为所记多不实。
高宗亲策试举人,张昌宗、崔行功等五人登上第。
进士试及第二十三人,试《关内父老迎驾表》、《贡士箴》。
吕才撰《隋纪》二十卷成。
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以后族为第一等,其余悉以仕唐官位高下为准。
长孙无忌(?—659)卒。
李义府拜相,于志宁贬荣州刺史。
诏山东士族大姓间不得自为婚姻。
高宗幸东都。
褚遂良(596—659)卒,年六十四。
杜正伦(?—659?)卒。
李延寿撰《南史》、《北史》成。
李峤年十五,通《五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