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家评注李犬吉歌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姚文燮《昌谷诗注序》:白与贺俱不遇,而一

输入历史事件:

《三家评注李犬吉歌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姚文燮《昌谷诗注序》:白与贺俱不遇,而一

公元805年 本年
《三家评注李犬吉歌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姚文燮《昌谷诗注序》:白与贺俱不遇,而一时英贤蔚起,泥者出其中,爱者出其中,卒至废弃寝灭。

而以贺视白,则白之处天宝也,不较愈于贺之处元和哉。白于至尊之前,尚能眦睨骄横,微指隐击。一时宫禁钦仰,亦足倾倒一世,其挤之也,不过一阉人妇子耳。乃贺以年少,一出即撄尘网,姓字不容人间,其挤之也则皆当世人豪焉。贺之孤愤,恨不即焚笔砚,何心更事雕绘以自喜乎?且元和之朝,外则藩镇悖逆,戎寇交讧;内则八关十六子之徒,肆志流毒,为祸不测。上则有英武之君,而又惑于神仙。有志之士,即身膺朱紫,亦且郁郁忧愤,矧乎怀才兀处者乎?又姚文燮《注昌谷集凡例》:诗至六朝以迄徐、庾,骚、雅,汉魏浸失殆尽。正始之音,没于淫哇,识者伤之。唐诗自开元、天宝而后,愈趋卑弱。元、白才名相埒,其诗为天下传讽,当时号为“元和体”,人竞习之。类多浅率靡苶,而七言近体尤甚。至问老妪之可否于灶下,博才子之声誉于禁中,贺心许之乎?当元稹谒贺,贺呵之曰:“明经中第,何用谒为?”岂真薄其为明经耶?薄其竞趋时名以此中第也。故力挽颓风,不惟不知有开、宝,并不知有六朝,而直使屈、宋、曹、刘,再生于狂澜之际。斯集惟古体为多,其绝无七言近体者,深以尔时之七言近体为不可救药,而姑置之不议论也。夫以起衰八代之昌黎与皇甫诸公,俨然先辈,乃独降心于陇西一孺子,则知昌谷起衰之功,不在昌黎下已。


司马相如三十六岁,因同乡杨得意言,得武帝召见;作赋献上,拜为郎。
司马相如从汉武帝南猎长杨,作《谏猎疏》,武帝善之。
司马相如从汉武帝还过宜春,作《哀二世赋》。
吾丘寿王约二十二岁,迁为侍中中郎。
武帝使侍中中郎吾丘寿王置上林苑。
吾丘寿王奏置上林苑事,甚称武帝意。
东方朔二十四岁,谏置上林苑;因奏《泰阶》之事,拜为太中大夫、给事中,得赐黄金百斤。
汉武帝依吾丘寿王所奏,起上林苑。
司马谈约二十八岁,由太史丞改太史令。
吾丘寿王约二十三岁,或于此年坐法免侍中中郎,求养马、守塞,均不许。
置《五经》博士。
申培或卒于此年,年约八十六(前221?—前136)。
司马迁十岁,诵古文。
高园便殿火,董仲舒作《庙殿火灾对》《灾异之记》。
窦太后崩。
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刘安喜听游士“今彗星竟天,天下兵当大起”之妖言,治攻战具,积金钱,以备举事;上书谏伐南越。
严助奉使谕意南粤;还,奉旨过淮南,告刘安南粤事;遂与刘安同归京师。
严助与武帝褒议汲黯。
武帝从董仲舒之言,初令郡国举孝廉。
主父偃疾董仲舒,窃其《灾异之记》稿。
诏举贤良文学,武帝亲策之;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董仲舒与鲍敞论阴阳,作《雨雹对》。
董仲舒复出,为江都王刘非相。
杨何征为博士。
元,淄川人。
司马谈约三十一岁,从杨何学《易》。
主父偃上书言九事,武帝相见恨晚,拜为郎中;复数上疏言事,一岁中四迁为中大夫。
徐乐上书言世务,与严安、主父偃同时被武帝召见,拜为郎中。
严安亦上书言世务,与徐乐、主父偃同时被武帝召见,拜郎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