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韩愈作《送浮屠文畅师序》。

输入历史事件:

韩愈作《送浮屠文畅师序》。

公元803年 春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五月,又作《祭十二郎文》。文畅将复有东南之行,柳宗元代请韩愈作序,吕温亦有诗《送文畅上人东游》。【祭十二郎文】费衮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卷六:“退之《祭十二郎文》一篇,大率皆用助语。其最妙处,自‘其信然耶’以下,至‘几何不从汝而死也’一段,仅三十句,凡句尾连用‘耶’字者三,连用‘乎’字者三,连用‘也’字者四,连用‘矣’字者七,几于句句用助词矣!而反复出没,如怒涛惊湍,变化不测,非妙于文章者,安能及此!”《崇古文诀》卷八:“文字反复曲折,悲痛凄惋,道出肺腑中事,而熏然慈良之意见于言外。”《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自始至终,处处俱以自己伴讲。写叔侄之关切,无一语不从至性中流出。几令人不能辨其是文是哭,是血是泪。而其波澜之纵横变化,结构之严谨浑成,亦属千古绝调。”“文章要诀,无过真切二字。真切则确当而不可移易,自为千古不刊之作。试读此文,有一语不真切否。后学悟此,则文章一道,思过半矣。”《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卷一一:“情辞痛恻,何必又说?须要看其通篇凡作无数文法:忽然烟波窅缈,忽然山径盘纡。论情事,只是一直说话,却偏有如许多文法者。由其平日戛戛乎难,汩汩乎来,实自有其素也。”《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卷七:“想提笔作此文,定自夹哭夹写,乃是逐段连接语,不是一气贯注语。看其中幅,连接几个‘乎’字,一句作一顿,恸极后人,又真有如此一番恍惚猜疑光景。又接连几个‘矣’字,一句作一顿,恸极后人,又真有如此一番捶胸顿足光景。写生前离合,是追述处要哭;写死后惨切,是处置处要哭。至今犹疑满纸血泪,不敢多读。”古文观止卷八:“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卷三:“历叙生前离合之因,复计死后儿女之事,絮絮道家常,读之泪雨不能掩。昔人谓韩子长于阳刚之文,此独非阴柔之至者乎?盖贤者无所不能,而至情至性,更不可磨灭也。”【送浮屠文畅师序】义门读书记卷三二:“横空而入,推排众说,又不觉为远于人情,非宋人所及。以浮屠之说渎告浮屠,此即陈言也。公此文,浅言之,亦务去陈言而已。此文会须味其忠厚诚悫,不是虚骄之气。”陆容菽园杂记(四库本)卷二:“韩文公《送浮屠文畅师序》,理到之言也。髡缁氏乃以不识浮屠字义讥之,此可见文公高处,盖是平生不看佛书然耳。若称沙门比丘之类,则堕其窠臼中矣。”《古文渊鉴》卷三五:“昌黎力排释氏,而为浮屠赠言如此,正《原道》中所谓‘明先王之道以道之’者也。”《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七:“高在命意,故迥出诸家。而阖辟顿挫,不失尺寸。”又引唐顺之曰:“开辟圆转,真如走盘之珠。此天地间有数文字。通篇一直说下,而前后照应在其中。”《古文评注》卷七:“看其一起手两行,便为文畅出脱,便为自己留地;中间与墨谈儒处,语极光明正大,便见提撕警觉意。此是因文畅喜文章,而进之以圣人之道也。扫尽浮言,独申己说,见地最高,而结构亦密。”《昌黎先生全集录》卷三:“公排释、老,序多出奇。此作独堂堂正正。”


二十六日,檀萃(1725—1801)生。
王掞以旧曾密疏请免除江苏浮粮,被斥沽名市恩。
鄂尔泰编《南邦黎献集》十六卷刊行。
十八日,张廷玉署理大学士。
二十五日,程瑶田(1725—1814)生。
俞兆晟序王士禛《渔洋诗话》。
王顼龄卒,年八十四。
初六日,满保卒,年五十三。
初九日,查为仁、鲁之裕、徐兰、张坦、符曾等共赏菊。
二十九日,赵文哲(1725—1773)生。
二十七日,王杰(1725—1805)生。
二十八日,蒋士铨(1725—1785)生。
宋至卒,年七十。
十一日,年羹尧以罪令自尽,子年富处斩。
十八日,汪景祺以罪处斩。
二十一日,戴祖启(1726—1783)生。
沈德潜《古诗源》刻成,选明诗起。
禁止搬做杂剧律例。
杨潮观、顾我锜、许朝、姜兆锡、李堂、胡鸣玉等应鄂尔泰召课,各作《慎时斋轩纪事》诗。
陈兆崙授徒于家之紫竹山房。
刘大櫆游京师。
郑燮游燕京,有《燕京杂诗》三首、《花品跋》等。
金农客泽州。
全祖望在童岙授徒,成《沧田录》。
符之恒补博士弟子员,时年二十岁。
姚孔钅闰食凛饩。
朱绛任广东承宣布政司左布政使。
杨名时擢兵部尚书,总督云贵。
王步青授检讨。
陈履中擢御史,署给事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