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欧阳詹先至太原,作诗《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

输入历史事件:

欧阳詹先至太原,作诗《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

公元801年 本年
欧阳詹先至太原,作诗《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严中丞少尹》等。

后归长安,未几卒,年四十余。全唐诗卷三四九录其诗一卷,卷八八三补一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又补诗一首。全唐文卷五九五至卷五九八录其文四卷,唐文拾遗卷二五补其文一篇。李贻《故四门助教欧阳詹文集序》:“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江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育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止也。……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闻有他人也。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其伦,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掌代文柄以变风雅。”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二三《欧阳生哀辞》:“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慈孝最隆也。”《四库提要》卷一五○:“其集有大中六年李贻孙序,称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今观詹之文,与李观相上下,去愈甚远。盖此三人同年举进士,皆出陆贽之门,并有名声,其优劣未经论定,故贻孙之言如此。然詹之文,实有古格,在当时纂组排偶者上。韩愈《欧阳生哀辞》,称许甚至,亦非过情也。……惟王士祯池北偶谈,摘其《自诚明论》,谓‘尹喜自明诚而长生,公孙宏自明诚而为卿,张子房自明诚而辅刘,公孙鞅自明诚而佐嬴’诸句,以为离经畔道,则其说信然。然宋儒未出以前,学者论多驳杂,难以尽纠,亦存而不论可矣。”【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詹之为人,有哀辞可信矣。黄璞何人,斯乃有太原函髻之谤,好事者喜传之,不信愈而信璞,异哉。‘高城已不见’之句,乐府此类多矣,不得以为实也。然‘高城已不见’之诗题云‘途中寄太原所思’,盖亦有以召其疑也。昔人以暧昧受谤,传之千古,尚未能明,孰谓今人之行已而可不谨哉。”《四库提要》卷一五○:“太原赠妓一诗,陈振孙《书录解题》力辨函髻之诬,考《闽川名士传》载詹游太原始末甚详。所载孟简一诗,乃同时之所作,亦必无舛误。又邵博闻见后录载妓家至宋犹隶乐籍,珍藏詹之手迹,博尝见之,则不可谓竟无其事。盖唐、宋官妓,士大夫往往狎游,不以为讶,见于诸家诗集者甚多,亦其时风气使然。固不必奖其风流,亦不必讳为瑕垢也。”韵语阳秋卷一九:“集中载《初发太原寄所思》诗,所谓‘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者,乃其人也。岂退之以同榜之故,而固护其短,饰词而解人之疑欤?呜呼!詹能义陈蕃之不从乱,而不能割爱于一妇人;能荐韩愈之贤,而不能以贻亲忧为念,殆有所蔽而然也。如乐津北楼绝句与闻唱凉州诗,皆赋情不薄,有以知其享年之不长也。”【题延平剑潭】《唐诗解》“七言绝句五”:“此惜剑之沦没也。言平时想象剑之精灵难见者,正以一去沉水无迹耳。空有凌霜之色与潭水争寒,然终无补于世矣。岂詹不为世用而自惜其才欤?”《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中唐七绝下”:“徐祯卿曰:赋事精确流利。蒋一梅曰:精神烨烨,吐霓冲斗。”【秋月赋】《复小斋赋话》卷上:“欧阳行周詹《秋月赋》,寥寥短篇,读之文生于情,情生于文。作文必用正笔者,笨伯也。”【太学博士讲礼记】《古文渊鉴》卷三八康熙评:“叙事中饶有朴茂之气,音节近古。”徐乾学评:“盛时气象,读之深怀古之情。”


斋志异》。
萧智汉辑、萧秉信注《山居闲谈》五卷有本年涉园刊本。
张声玠(1803—1848)生。
陆黼恩(1803—1874)生。
张友书(女,1803—1875)生。
彭洋中(1803—1864)生。
林昌彝(1803—1876)生。
董毅(1803―1851)生。
张远览卒,年七十七。
舒敏卒,年二十七。
奚冈卒,年五十八。
公元1804年。
轻为人作。
嘉庆九年甲子(1804)阮元修《海塘志》成。
初三日,英和加太子少保。
初三日,仁宗幸翰林院赐宴赋诗。
初十日,俞正燮由历城赴济宁,作《左山考》。
十七日,翁方纲奉命以原品休致回籍。
二十八日,郝懿行自序所撰《山海经笺疏》十八卷。
二十八日,汪学金卒,年五十七。
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加二级汪君墓志铭》(《知足斋文集》卷五)。
孙星衍奉旨补授山东督粮道。
颜检以事革职,发往乌鲁木齐效力赎罪。
王引之充《词林典故》纂修官。
初六日,翁方纲撰《福缘录序》。
黄丕烈刊校《博物志》咸。
王念孙实授山东运河道。
铁保加太子少保。
胡敬赴江苏佐校《丹徒县志》。
初五日,宋大樽卒,年五十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