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皎然在湖州西山,与吴凭重加编录《诗式》旧稿,时湖州长史李洪点而窜之,勒成五卷。

输入历史事件:

皎然在湖州西山,与吴凭重加编录《诗式》旧稿,时湖州长史李洪点而窜之,勒成五卷。

公元789年 正月
皎然湖州西山,与吴凭重加编录诗式旧稿,时湖州长史李洪点而窜之,勒成五卷。

皎然《诗式•中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唐才子传卷四:“往时住西林寺,定余多暇,因撰序作诗体式,兼评古今人诗,为《昼公诗式》五卷及撰《诗评》三卷,皆议论精当,取舍从公,整顿狂澜,出色骚雅。”《四库提要》卷一九七:“皎然颜真卿同时,乃天宝、大历间人,而所引诸诗举以为例者,有贺知章、李白王昌龄,相去甚近,亦不应遽与古人并推。疑原书散佚,而好事者摭拾补之也。何文焕《诗话考索》议其‘淈没’条,称‘夏姬当垆,似荡而贞’,谓夏姬无当垆事,当作文君。不知此用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事,特‘夏’字误,‘姬’字不误,不必改作‘文君’。且延年诗称:‘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襦,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所谓似荡也,又称:‘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各有分,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所谓贞也。若文君越礼,安得曰‘似荡而贞’乎。”诗式各本只残余一卷,惟陆心源辑十万卷丛书二编本还为五卷。卢文弨跋云:“此书世有镌本,俱不全,今乃得此五卷完备者,从两汉及唐诗人名篇丽句摘而录之,差以五格,括以十九体,此所以谓之式也。若世间本则虚张其目而已,岂知其用意之所在乎?”竹庄诗话卷一:“郑文宝《友人潘子乔论诗书》云:唐僧著诗式三篇,如云‘四深’、‘二要’之门,‘四离’、‘六迷’之道,诚关研究,实可师承。‘四深’者,谓‘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意度盘礴,由深于作用;用律不滞,由深于声对;用事不直,由深于义类’是也。‘二要’者,谓‘要力全而不苦涩,要气足而不怒张’。‘四离’者,谓‘虽有道情,而离深僻;虽用经史,而离书生;虽尚高逸,而离迂远;虽欲飞动,而离轻浮’是也。‘六迷’者,谓‘以虚诞为高古,以缓慢为淡泊,以诡怪为新奇,以错用意为独善,以烂熟为稳约,以气少力弱为容易’是也。”艺苑卮言卷四:“僧皎然诗式,跌宕格二品:一曰越俗,一日骇俗。内‘骇俗’引王梵志诗:‘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此俗语所不肯道者,何以骇为?”薑斋诗话卷下:“‘海暗三山雨’接‘此乡多宝玉’不得。迤逦说到‘花明五岭春’,然后彼句可来,又岂尝无法哉?非皎然、高棅之法耳。若果足为法,乌容破之?非法之法,则破之不尽,终不得法。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死法之立,总缘识量狭小。如演杂剧,在方丈台上,故有花样步位,稍移一步则错乱。若驰骋康庄,取涂千里,而用此步法,虽至愚者不为也。”又云:“所以门庭一立,举世称为‘才子’、为‘名家’者有故。如欲作李、何、王、李门下厮养,但买得《韵府群玉》《诗学大成》《万姓统宗》《广舆记》四书置案头,遇题查凑,即无不足。若欲吮竟陵之唾液,则更不须尔,但就措大家所诵时文‘之’、‘于’、‘其’、‘以’、‘静’、‘澹’、‘归’、‘怀’熟活字句凑泊将去,即已居然词客。如源休一收图籍,即自谓酂侯,何得不向白华殿拥戴朱泚耶?为朱泚者,遂襃然自以为天子矣。举世悠悠,才不敏、学不充、思不精、情不属者,十姓百家而皆是。有此开方便门大功德主,谁能舍之而去?又其下更有皎然诗式一派,下游印纸门神待填朱绿者,亦号为诗。庄子曰:‘人莫悲于心死。’心死矣,何不可图度予雄耶?”围炉诗话自序:“皎然诗式持论甚高,而止在字句之间。”又卷二云:“皎然诗式言作诗须知复变,盖以返古为复,以不滞为变耳。金正希举业之于王济之,最得此意。变而不复,成、弘至启、祯矣。”《历代诗话考索》:“皎然诗式云:‘五言周时已滥觞。’按一言至九言,三百五篇皆具,不止五言也。释氏寂灭,不用语言文字,容斋随笔《大集经》著六十四种恶口,载有大语、高语、自赞叹语、说三宝语。宣唱尚属口业,况制作美词?乃皎然论谢康乐早岁能文,兼通内典,诗皆造极,谓得空王之助。何自昧宗旨乃尔?昼公论淈没格云:‘如夏姬当垆,似荡而贞。’无论夏姬无当垆故实,且安得云贞?想是文君之讹。然阅诸本皆同,未敢擅改。考昼公诗式有五卷,又有《诗评》三卷,今非全本矣。中有云:‘注于前卷,后卷不复备举。’讹脱之一证也。”《诗学辩体》卷三五:“皎然诗式有‘百叶芙蓉’、‘菡萏照水’例,‘龙行虎步’、‘气逸情高’例,‘寒松病枝’、‘风摆半折’例,率皆穿凿附会;又有‘不用事’、‘作用事’、‘直用事’等格,其所引诗句,亦多谬妄。大抵皆论句,不论体,故多称齐梁而抑大历耳。”


师丹为少府。
成帝以刘向言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雍畤、陈仓陈宝祠。
谷永作《说成帝距绝祭祀方术》。
《尚书百两篇》因樊并起义被黜。
谷永弃用原名“并”,易为“永”。
师丹转光禄勋。
陈汤约六十一岁,转徙安定。
谷永征为太中大夫,迁光禄大夫给事中;上书救刘辅。
师丹约五十一岁,上书救刘辅。
马援生(前14—49)。
谷永作《上理梁王立疏》。
扬雄四十一岁,作《县邸铭》《王佴颂》《阶闼铭》《成都城四隅铭》《绵竹颂》;复作《蜀都赋》《蜀王本纪》。
杜邺举侍御史;作《说王商》。
长安人作《尹赏歌》。
谷永言灾异,奏《门牡自亡对》。
星孛东井,诏内郡国举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谷永为北地太守,作《请深畏大异定心为善对》《星孛对》。
刘向因灾异奏谏成帝,作《星孛奏》。
成帝稍厌游宴,复修经书之业。
师丹迁侍中光禄大夫。
扬雄四十二岁,离蜀,至京师,为大司马门下史。
李寻得丞相翟方进厚遇,被任为丞相府议曹;成帝舅王根亦厚遇之。
传班婕妤作《捣素赋》。
蜀人杨庄诵扬雄文于成帝前,成帝召见扬雄,令其待诏承明之庭。
扬雄以待诏从成帝郊祠甘泉,作《甘泉赋》,令成帝异之;用脑过度,患喘悸症。
刘歆作《甘泉宫赋》。
扬雄从成帝涉黄河,往汾阴,祭祀后土;游介山,绕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山,陟华山;还,作《河东赋》。
扬雄从成帝田猎于汧、渭以东,酆、镐以西,至长杨射熊馆,作《长杨赋》《校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
扬雄四十三岁,其《赵充国颂》或作于此年。
刘向上奏论灾异之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