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杨凌约本年卒于大理评事。

输入历史事件:

杨凌约本年卒于大理评事。

公元788年 本年
杨凌约本年卒于大理评事

全唐诗卷二九一存其诗一卷,全唐文卷七三○载其判词一首。柳河东集卷二一《杨评事文集后序》:“文有二道:辞令褒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著述者流,盖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其要在于高壮广厚、词正而理备,谓宜藏于简策也;比兴者流,盖出于虞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其要在于丽则清越、言畅意美,谓宜流于谣诵也。兹二者,考其旨义,乖离不合,故秉笔之士,恒偏胜独得,而罕有兼者焉。……若杨君者,少以篇什著声于时,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满盈江湖,达于京师。晚节遍悟文体,尤邃叙述,学富识远,才涌未已。其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既获是,不数年而夭。其季年所作尤善。其为《鄂州新城颂》《诸葛武侯传论》,饯送梓潼陈众甫、汝南周愿、河东裴泰、武都符义府、太山羊士谔陇西李炼,凡六序,《庐山禅居记》《辞李常侍启》《远游赋》《七夕赋》,皆人文之选已。用是陪陈君之后,其可谓具体者欤。呜呼,公既悟文而疾,既即功而废,废不逾年,大病及之,卒不得穷其工竟其才,遗文未克流于世,休声未克充于时,凡我从事于文者,所宜追惜而悼慕也。”新唐书卷一六○《杨凭传》:“凌字恭履,最善文,终御史。”


潜申规讽,謇謇之诚弥切,谔谔之操逾明。
李峤、李父有游苑应制诗。
京中有民谣讽崔湜、郑愔、岑羲。
韦嗣立上疏谏兴造佛寺等弊政。
韦述等登进士第,考功员外郎宋之问知贡举。
中宗幸芙蓉园,李峤等应制赋诗。
崔湜、郑愔同知吏部选事,坐赃贿不公贬官,湜贬襄州途中赋诗言志。
卢藏用任吏部侍郎。
沈如筠《正声集》中有诗为卢藏用所赏。
杨再思卒,李父、赵彦昭以诗哭之。
崔湜在襄州刺史任,有诗寄岑羲。
李峤罢中书令,以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令,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十一日,中宗君臣赋诗送张仁亶赴军。
二十一日,中宗幸安乐公主山庄,李峤等应制赋诗。
九日,中宗登临渭亭,与侍臣学士分韵赋诗。
苏瓌为相,苏顾时己任中书舍人,父子同掌枢密,时人荣之。
宋之问贬越州长史.赴任途中多有诗作。
一日,安乐公主移入新宅,宗楚客等并有诗作。
崔湜、郑愔被召入京。
十三日,徐彦伯在蒲州刺史任,因中宗亲祀南郊,遂献《南郊赋》,文辞典美。
豆卢钦望卒;苏颋为作挽诗。
十二日,中宗幸温泉宫,上官婉儿等献诗。
幸骊山温汤。
十四日,中宗幸韦嗣立山庄,张说等应制赋诗。
十五日,中宗幸白鹿观,李峤等应制赋诗。
十八日,中宗幸秦始皇陵,有诗作。
二十二日,中宗幸骊山,有诗作,李峤等应制奉和。
元行冲撰《魏典》三十卷。
唐贞休赴任永昌令,沈佺期等赋诗饯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