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杜甫在成都,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笋行》、《石犀行》。

输入历史事件:

杜甫在成都,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笋行》、《石犀行》。

公元761年 八月
杜甫成都,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笋行》《石犀行》

十一月,高适曾过访,杜甫有诗《草堂即事》《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王竟携酒高亦同过》《范二员外邈吴十侍御郁特枉驾阙展待聊寄此作》《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是年,杜甫另有诗《杜鹃行》《逢唐兴刘主簿弟》《敬简王明府》《重简王明府》《百忧集行》《徐卿二子歌》《少年行》二首及文《唐兴县客馆记》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义门读书记卷五二:“元气淋漓,自抒胸臆,非由外袭也。”《唐诗镜》卷二四:“此作与《柟树为风雨所拔叹》,最是老杜一段习气。子美七言古诗,气大力厚,故多局面可观。力厚,澄之使清;气大,东之使峻,斯尽善矣。”唐宋诗醇卷一一:“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则诗亦可不作。”《杜诗集评》吴农祥云:“因一身而思天下,此宰相之器、仁者之怀也。中间夹说无衣受冻,故兼言之。针线之密,不可及也。”《读杜心解》卷二:“起句,笔亦如飘风之来,疾卷了当。结仍一笔兜转,又复飘忽如风。《柟树》篇峻整,《茅屋》篇奇奡。彼从拔后追美其功而惜之,此从破后究极其苦而矫之,不可轩轾。”


杨束删补严光钓台诗文成《钓台集》二卷。
蔡汝贤《东夷图说》成书。
《焦氏笔乘》由李登刊行。
陈继儒(1558一1639)年二十九,即取儒衣冠焚弃之,隐于小昆山。
潘之恒寓居南京,流连歌场,与诸名伶熟稔。
宁国府同知李先芳(1511—1594)坐台抨回籍当在今年。
高攀龙(1562—1626)从顾宪成(1550—l612)讲学,以程朱为的。
穆希文《说原》成书。
沈懋孝降调两淮盐运判官,不赴。
海瑞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万士和(1516—1586)卒。
徐弘祖(1586—1641)生。
谭元春(1586—1637)生。
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沈鲤等题奏“为士风随文体一坏恳乞圣明严禁约以正人心事”。
吴自新为许谷(1504—1586)《归田稿》作序。
吏部稽勋司主事顾宪成以言事降三级,谪桂阳州判官。
谢友可作《刻公余胜览国色天香序》。
叶十三行,行十六字。
陈奎为归有光《归先生文集》作序。
焦竑请姚汝绍序其《焦氏类林》。
十八日,卓发之(1587—1638)生。
何白请王士性序其《汲古堂集》。
十一日,王襞(1511一1587)卒。
十四日,海瑞(1514—1587)卒。
屠隆作客宣城,为梅鼎祚传奇《玉合记》作序。
王世贞起南京兵部右侍郎,未赴。
戚继光(1528—1588)卒。
礼部取中式文字一百余篇,奏请刊布,以为准则。
汤显祖传奇《紫钗记》或作于今年。
黄洪宪为曾维纶《来复堂集》作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