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郭子仪等九节度为史思明所败,溃于相州。

输入历史事件:

郭子仪等九节度为史思明所败,溃于相州。

公元759年 三月
郭子仪等九节度为史思明所败,溃于相州

史思明杀安庆绪。杜甫自东都归华州,途中逢相州之败,有诗《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此时或稍前,杜甫《梦李白二首》。张綖《杜工部诗通》(明隆庆六年张守中刻本)卷七:“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此可已而不已者也。若夫《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此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则所以慰、哀之者,是亦刺也。”江浩然《杜诗集说》(乾隆刻本)卷五引邵长衡评:“《新安》《无家》为六首,皆子美时事乐府也。曲折凄怆,直堪泣鬼神。”《唐诗别裁》卷二:“诸咏身所历见闻事,运以古乐府神理,惊心动魄,疑鬼疑神,千古而下,何人更能措手?”后村诗话卷九:“《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诸篇,其述男女怨旷、室家离别、父子夫妇不相保之意,与《东山》《采薇》《出车》《杕杜》数诗相为表里。唐自中叶,以徭役调发为常,至于亡国。肃代而后,非复贞观、开元之唐矣。新、重旧《唐史》不载者,略见杜诗。”《杜臆》卷三:“此五首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又曰:“《新安》悯中男也,其词如慈母保赤;《石壕》作老妇语;《新婚》作新妇语;《垂老》《无家》其苦自知而不能自达,一一刻画,宛然同工异曲,随物赋形,真造化手也。”【新安吏】《杜诗说》卷一:“末语如闻其声,明‘中男’以下,皆其父送之之语。本系强勉宽慰之辞,翻令千载而下,读者为之哽咽。”《杜诗镜铨》卷五:“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摹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苕华》《草黄》之哀,不是过也。乐天《古乐府》《秦中吟》等篇,亦自此出,而语稍平易,不及杜之沉警独绝也。”杜诗详注卷七引陆时雍曰:“少陵五古,材力作用,本之汉、魏居多。第出手稍钝,苦雕细琢,降为唐音。夫千往而至者,情也。必然必不然者,意也。意死而情活,意迹而情神,意近而情远,意伪而情真,情意之分,古今所由判矣。少陵精矣、刻矣、高矣、卓矣,然而未齐于古人者,以意胜也,假令以古诗十九首与少陵作,便是首首皆意。假令以《新安》《石壕》诸什与古人作,便首首皆有神往神来,不知而自至之妙。”【石壕吏】《唐诗镜》卷二一:“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二语,便当数十言写矣。文章家所云要会,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末四语酸楚殊甚。”又云:“尝观王粲《七哀诗》,情事之悲,曾不减此。然《七哀》声色不动,吐纳自如。若老杜诸作,便觉锥胸顿足,唾涕俱来矣,此古、今人所以不相及也。”【新婚别】《唐诗镜》卷二一:“此作气韵不减汉魏,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建安中亦无此深至语。”《杜诗集评》卷二引吴农祥评:“婉转劝勉,有同仇之志焉,有‘谁因谁极’之思焉。怨而不怒,此诗有之。”杜诗详注卷七:“此诗君字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暂也;君行、君往,别之速也。随君,情之切也;对君,意之伤也;与君,永望志之贞且坚也。频频呼君,几于一声一泪。”《杜诗增注》卷五:“无穷义理,无限节操,却从新嫁娘口中脱出,只此便是有唐乐府,临阵歌之,可以激励将士。”《杜诗百篇》卷上:“通首作送者之词,比体起,比体结,既勉其夫,且复自勉,所谓发夫情止乎礼仪者。”【垂老别】《杜诗镜铨》卷五引蒋弱六云:“通首心事,千回百折,似竟去又似难去。至土门以下,一一想到,尤肖老人声吻。”杜诗详注卷七引胡夏客曰:“《新安》《石壕》《新婚》《垂老》诸诗,述军兴之调发,写民情之怨哀,详矣,然作者之意,又不止此。国家不幸多事,犹幸有缮兵中兴之主,上能用其民,下能应其命,至杀身弃家不顾,以成一时恢复之功,故娓娓言之。义合风雅,不为诽谤耳。若势极危亡,一人束手,四海离心,则不可道已。”【梦李白二首】《唐诗镜》卷二:“是魂是人,是梦是睹,都觉恍惚无定,亲情苦意,无不备极矣。”《杜诗说》卷一:“交非泛泛,故梦非泛梦;诗亦非泛作。若他人交情与诗情俱不至,自难勉强效颦耳。”杜诗详注卷七:“前章说梦处,多涉疑词;此章说梦处,宛如目击。形愈疏而情愈笃,千古交情,惟此为至。然非公至性,不能有此至情;非公至文,亦不能写此至性。”唐宋诗醇卷一○:“沉痛之音,发于至情。情之至者,文亦至。友谊如此,当与《出师》《陈情》二表并读,非仅《招魂》《大招》之遗韵也。”


四月,鲁五卜郊,不从,乃废郊祭之礼。
五月,晋景公有疾,梦大厉,桑田巫为之占梦。
春,鲁成公与晋郤犨盟。
夏,鲁季孙行父如晋报聘,且莅盟。
秋,刘康公与单襄公遣辞以责郤至。
秦、晋为夹河之盟,范燮谓是盟不信。
老子约生于此年。
关于《老子》一书,从宋代叶适到清代的汪中都曾提出质疑,以致梁启超、冯友兰等认为出于战国晚期。
夏,晋、楚盟于宋西门之外,有誓辞。
秋,晋部至聘楚莅盟,楚王享之,为地室以悬钟磬,违礼作金奏,部至引《诗·周南·兔置》,论政以礼成,民是以息。
冬,晋厉公与楚公子罢盟于赤棘。
春,晋侯使郤錡适鲁乞师,不敬,孟献子论礼与敬,预言郤氏必亡。
按,孟献子,即仲孙蔑。
三月,成肃公受脤于社,不敬,周卿士刘康公因以论“敬”之道。
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作“绝秦之书”。
夏,卫侯享郤犨,郤犨傲,大夫宁殖引《诗·小雅·桑扈》,论傲为取祸之道。
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
春,三月,癸丑,晋厉公会鲁、卫、郑、曹、宋、齐、邾诸国,盟于戚。
曹子臧引《前志》之言以辞君位。
楚子反背盟侵郑,申叔时闻之,言“信以守礼,礼以庇身”,子反必不免。
子囊,楚庄王之子,共王之弟,即公子贞。
晋伯宗好直言,三郤谮而杀之,韩厥言郤氏必亡。
夏,楚司马子反率兵救郑,过申见申叔时,申叔时引《周颂·思文》句,论德、刑、详、礼、义、信。
按,申叔时所引诗句,见于《诗·周颂·思文》。
六月,晋厉公筮之,吉。
秋,叔孙侨如挑拨于晋,晋人执季孙行父,范燮谏栾武子赦而盟之。
十二月,鲁季孙行父及晋部擎盟于扈。
晋郤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而多自伐。
按,《国语·周语中》亦载此事。
鲁穆姜论《周易·随》“元、亨、利、贞”之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