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同上书卷一八:开元、天宝间,高、岑二公五七言古,再进而为李、杜二公。

输入历史事件:

同上书卷一八:开元、天宝间,高、岑二公五七言古,再进而为李、杜二公。

公元712年 本年
同上书卷一八:开元、天宝间,高、岑二公五七言古,再进而为李、杜二公

李、杜才力甚大,而造诣极高,意兴极远(李主兴,杜主意)。故其五七言古,体多变化,语多奇伟,而气象风格大备,多入于神矣。……然详而论之,二公五言古,实所向如意,而优于圣;七言古,则变化不测,而入于神矣。此格有所限,非五言有未至也。又:五言古,七言歌行,其源流不同,境界亦异。五言古源于《国风》,其体贵正;七言歌行本乎离骚,其体尚奇。李、杜五言古虽不能如汉、魏之深婉,然不失为唐体之正,过此则变幻百出,流为元和、宋人,不得为正体矣。又:五言古,自汉、魏递变以至六朝,古、律混淆,至李、杜、岑参始别为唐古,而李、杜所向如意,又为唐古之壶奥。故或以李、杜不及汉、魏者,既失之过;又或以李、杜不及六朝者,则愈


蒋诵先、沈德潜等二十三人集复园,叶芳林作图。
初七日,吴省兰(1738一1810)生。
初四日,姚孔匀锏卒,年四十五。
田嘉穀序朱樟《冬秀亭集》。
门人仲是保序赵执信《声调谱》。
顾栋高为唐英编订《陶人心语》。
二十六日。
牛运震赴秦安知县任。
乡试。
厉鹗、闵崋、江昱、陈章等游红桥。
高其倬卒于宝应舟次,年六十三。
十八日,尹壮图(1738—1808)生。
事迹见其自订、子佩环等补订《楚珍自记年谱》、《清史列传》本传、《清史稿》本传。
朔日,邹山作《乐余园百一偶存集》发凡,时年九十四岁。
十七日,嵇曾筠卒,年六十九。
二十日,余集(1739一1823)生。
方苞过遵化州,访肩青山人李锴,未遇。
禁淫词小说。
王鸣盛补诸生,时年十七岁。
纪昀从董邦达受业,时年十五岁。
袁枚馆嵇璜家,教其子承谦。
全祖望家居。
雷铉充日讲起居注官。
唐英奉命总理景德镇御窑厂陶务。
陈履平迁通政司右通政。
程穆衡任山西榆社县知县。
谢济世以母老乞外补,特授湖南粮储道。
蒋蘅官英山县学博。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成书。
吴铭道《古雪山民诗后》八卷为康熙五十五年至本年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