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杨、骆则承其流而渐进矣。

输入历史事件:

杨、骆则承其流而渐进矣。

公元694年 本年
杨、骆则承其流而渐进矣。

四子才力既大,风气复还,故虽律体未成,绮靡未革,而中多雄伟之语,唐人之气象风格始见。……然析而论之,王与卢、骆绮靡者尚多;杨篇什虽寡,而绮靡者少,短篇则尽成律矣。炯尝云:‘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炯当时必多长篇大什,而零落至此,惜哉!”《唐音癸签》卷五:“盈川王微加澄汰,清骨明姿,居然大雅。”《唐诗归》卷一:“王、杨、卢、骆,偶然同时有此称耳,非初唐至处也。王森秀,非三子可比。卢稍优于骆,杨寥寥数作,又不能佳,何其称焉?”皇甫访《杨盈川集序》:“夫著作之文,张道济譬之悬河,宋延清叹其游刃。若《浑天》之制,考覆精详,《冕服》之辨,援引该洽,顾不可传耶?设使生同其时,则吴公之知贾傅,邛令之重长卿,抑奚让焉。”四库总目提要卷一四九:“《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唐杨炯撰。《唐书•文苑传》称其文集本三十卷,晁公武《读书志》仅著录二十卷,云今多亡逸,是宋代已非完本。然其本今亦不传。此乃明万历中龙游童佩从诸书哀集,诠次成编,并以本传及赠答之文、评论之语别为附录一卷,皇甫访为之序。凡赋八首,诗三十四首,杂文三十九首。……旧唐书本传最称其《盂兰盆赋》,然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刘昫殆以为奏御之作,故特加记录欤。传又载其《驳太常博士苏知几冕服议》一篇,引援经义,排斥游谈,炯文之最有根柢者。知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三唐诗品》卷一:“古章残佚,不见本原,唯《西陵》一首,苍健立于,有任、范之体。律诗工对,其源盖出阴铿。才气无前,自谓‘耻居王后’,第藻浮于质,时有衰音。”诗学渊源卷八:“(炯)所为诗雄奇奔放,文质兼备,虽未逮卢之古雅,骆之蕴藉,以较子安,实为胜之。‘卢前’‘王后’,宜彼不为屈也。”


王志坚(1576一1633)生。
定冯梦祯(1548—1605)为今年会元。
沈懋学等进士及第。
同榜进士有邹元标(1551—1624)、严一鹗、魏允贞(1546—1585)、徐桂、陈泰来(1559—1594)、沈九畴、吴安国、徐重、张敬、朱应毂、屠隆(1542—1605)、傅光宅(1547—1604)等。
丁丑科考生杨起元始以禅说入制义,八股文风气自是大变。
张凤翼第四次会试下第,自此绝意仕进。
汤显祖下第南归,作《别沈君典》诗。
屠隆除颍上知县,十一月抵任。
方逢时(?一1596)以所著诗集《十二吟稿》赠艾穆,艾穆作序。
吴守淮、田艺蘅为梅鼎祚《黄白纪游》作叙。
余曰德为欧大任《北辕集》作序,欧大任为王世贞所定广五子之一。
汪道昆为王世贞《弇州四部稿》作序。
张居正闻父讣而不奔丧,台省复会疏请留,夺情事起。
张时彻(1500一1577)卒。
副都御史庞尚鹏致函张居正,论夺情事极为切直,居正深衔之。
顾大典(1541—1596)作《清音阁集自叙》。
赵用贤、吴中行、邹元标、艾穆、沈思孝等以论张居正“夺情”事相继罢黜谪戍。
汤显祖作《寄宣城梅禹金》诗。
许国为吴中行、赵用贤饯行,镌玉杯一、犀杯一以赠。
翰林院侍讲于慎行(1545—1607)以论夺情事忤张居正。
田一隽有感于张居正夺情事,作《无题》诗。
沈懋学(1539一1582)拟救建言诸臣,疏格不得上。
邹元标以论张居正夺情谪戍都匀,黔士从游者甚众。
林。
朱孟震大计入京,造访国子监助教欧大任(1516—1595)。
王衡作《和归去来辞》,劝父王锡爵辞官。
沈明臣《通州志》成书。
凌迪知《太史华句》成书。
潘之恒寄寓常州,与昆山腔艺人徐宗南、潘大、褚养心等过从甚密。
朱睦㮮举宗正,领宗学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