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王府文士编《韵纂》成,潘徽为撰序。

输入历史事件:

秦王府文士编《韵纂》成,潘徽为撰序。

公元598年 七月
秦王府文士编《韵纂》成,潘徽为撰序。

隋书文学潘徽传:“及陈灭,为州博士,秦孝王俊闻其名,召为学士。尝从俊朝京师,在途,令徽于马上为赋,行一驿而成,名曰《述恩赋》。俊览而善之。复令为《万字文》,并遣撰集字书,名为《韵纂》。徽为序曰:‘……暨大隋之受命也,追踪三、五,并曜参辰,外振武功,内修文德。飞英声而勒嵩、岱,彰大定而铭钟鼎,春干秋羽,盛礼乐于胶庠,省俗观风,采歌谣于唐、卫。我秦王殿下,降灵霄极,禀秀天机,质润珪璋,文兼黼黻。楚诗早习,颇属怀于言志,沛《易》先通,每留神于索隐。尊儒好古,三雍之对已遒,博物多能,百家之工弥洽。遨游必名教,渔猎唯图史。加以降情引汲,择善刍微,筑馆招贤,攀枝伫异。剖连城于井里,贲束帛于丘园,薄技无遗,片言便赏。所以人加脂粉,物竞琢磨,俱报稻粱,各施鸣吠。于时岁次鹑火,月躔夷则,骖驾务隙,灵光意静。前临竹沼,却倚桂岩,泉石莹仁智之心,烟霞发文彩之致,宾僚雾集,教义风靡。乃讨论群艺,商略众书,以为小学之家,尤多舛杂,虽复周礼、汉律,务在贯通,而巧说邪辞,递生同异。且文讹篆隶,音谬楚、夏,《三仓》《急就》之流,微存章句, 《说文》《字林》之属,唯别体形。至于寻声推韵,良为疑混,酌古会今,未臻功要。末有李登


先是,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浸失浑淳。
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苏子瞻自在场屋,笔力豪骋,不能屈折于作赋。
东坡初登第,以诗谢梅圣俞。
戊戌(二十二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昪为回谢契丹使。
欧阳修与赵概、王珪、王洙、韩绛于李端愿来燕堂联句。
赵子崧《中外旧事》云:嘉祐丁酉,李驸马都尉和文之子少师端愿作来燕堂,会翰林赵叔平概、欧阳永叔修、王禹玉珪、侍读王原叔洙、舍人韩子华绛。
苏洵妻程氏卒,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返眉山,葬之。
四日,以新及第进士第一人章衡为将作监丞,第二人窦卞、第三人罗凯并为大理评事,通判诸州;第四人郑雍、第五人朱初平并为两使幕职官;第六人已下及《九经》及第,并为初等幕职;第二甲,为试衔大县簿、尉;第三、第四甲试衔,判司、簿、尉;第五甲及诸科,同出身,并守选。
癸未(十二日),命枢密副使田况提举殿前马步军司编敕。
十六日,国子博士寇諲进祖准文集一十卷。
其为文章也,优赡微婉,属意绵密。
《忠愍集》三卷,宋寇准撰。
忠愍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
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集类中》、尤袤《遂初堂书目•别集类》、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下》、《宋史•艺文志七》、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卷一。
版本:明弘治十三年王承裕刊本、明嘉靖十四年蒋鏊刻本、清康熙年间吴调元辨义堂刻本、清咸丰四年海昌沈氏怀珠吟馆刻本、清圣香楼刻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清史宝安影宋钞本、清袁氏贞节堂钞本、清宣统三年中华图书馆石印本、民国四年宜秋馆刊本。
王安石离京赴常州任。
四日,王安石至常州,视郡事。
壬午(八日),欧阳修摄礼部侍郎。
辛卯(十七日),令翰林学士承旨孙抃、御史中丞张昪磨勘转运使及提点刑狱课绩。
二十四日,孙复卒,66岁。
著有:《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宋史•艺文志一》)、《春秋总论》一卷(《宋史•艺文志一》)、《孙复集》十卷(《宋史•艺文志七》)。
《孙明复小集》一卷,宋孙复撰。
著录:郑樵《通志•艺文略八》、尤袤《遂初堂书目•别集类》、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三五、《宋史•艺文志七》、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四库提要》卷一五二、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六、《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版本:清乾隆四十年杏雨山堂刻本、清彭氏知胜道斋钞本、清光绪十五年孙葆田问经精舍重刊本。
刘煇与亲朋作《石井联句》。
乙巳朔(一日),降知襄州、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贾黯知郢州。
(辽道宗清宁三年)辛亥(七日),帝以《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诗》进皇太后。
一日,王洙卒,61岁。
著有:《言象外传》十卷(《宋史•艺文志一》)、《祖宗故事》二十卷(《宋史•艺文志二》)、《皇祐方域记》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三》)、《王洙谈录》一卷(《宋史•艺文志五》)、《地理新书》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五》)、《三朝经武圣略》十卷(《宋史•艺文志六》)、《青囊括》一卷(《宋史•艺文志六》)、《昌元集》十卷(《宋史•艺文志七》)、《注杜诗》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