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佛典中某些佛经如马鸣《佛所行赞》等实为宫体诗之始作俑者。

输入历史事件:

佛典中某些佛经如马鸣《佛所行赞》等实为宫体诗之始作俑者。

公元535年 本年
佛典中某些佛经如马鸣《佛所行赞》等实为宫体诗之始作俑者。

对于宫体诗之滥觞,迄今看法不一。明代方孝孺将齐梁绮靡委过于司马相如 (见其《与郑叔度书》);梁代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则认为罪在鲍照《南史•颜延之传》,延之讥汤惠休诗为俚俗歌谣当误后生;吴兆宜则引:“齐云:小谢已为宫体滥觞。”沈约则为宫体之先声[28]。假如推究南朝士人何者开始较为成熟的“宫体诗”创作,或推惠休,或推谢朓,或推沈约,俱可自圆其说。然而为一种文体的滥觞者,应具有开先河以沾溉后辈的特质,汤惠休、谢朓沈约亦并非空无依傍,自我作古。谢脁、沈约同在齐竟陵萧子良竟陵八友”之游,西邸与其说是一个文学的社团,还不如视为一佛学的集结,两人都精信佛教,汤惠休更是一还俗僧人。如上所云,佛典与宫体诗之肇兴大有渊源。因此,印度佛经通过转译,其文字业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中土语言文化,当与汤、谢、沈辈在谁为宫体诗之始作俑者问题上,一较先后。


初八日,刘大抛卒,年八十二。
使令。
公元1779年。
欧、苏之长。
石卓槐《芥圃诗》案发,乾隆四十五年五月止。
周榘卒,年六十八。
初八日,张藻(女)卒。
二十日,于敏中卒,年六十六。
祝廷诤《续三字经》案发。
王昶补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纪昀擢詹事,旋晋内阁学士,总理中书科。
袁树官江宁南捕通判。
王汝璧丁忧回籍。
张惠言补廪膳生,时年十九岁。
孙星衍入江宁太守章攀桂幕。
翟灏补金华府学教授。
庵遗集》卷九)。
张九钺游扬州。
章学诚在京交王念孙、顾九苞、任大椿、刘台拱等。
王文治此际已耽于佛学。
章学诚作《校雠通义》四卷。
刘嗣绾有《半粟山房集》(戊戌、己亥)、《寄泖集》(己亥)。
孙原湘《天真阁集》收诗起自本年。
夏敬渠《野叟曝言》约成于本年前后。
公元工779年。
杨芳灿《真率斋初稿》十卷词二卷刊行。
陈章《孟晋斋诗集》二十四卷勤有堂刊行。
刘珊(1779—1824)生。
陈均(1779—1828)生。
黄濬(1779—1866)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