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冯衍约生于此年(前15?—59?)。

输入历史事件:

冯衍约生于此年(前15?—59?)。

公元-15年 十二月
冯衍约生于此年(前15?—59?)。

按,冯衍生年,本传未明。然其建武末(55)所作《显志赋》中有“岁忽忽而日迈兮,寿冉冉其不与。……昔伊尹之干汤兮,七十说而乃信”之句,这当是因其此时年龄与伊尹相仿而产生的感慨,假定作此赋时冯衍年七十,则其生年为汉成帝永始二年。本传云“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以其永始二年生计,王莽时冯衍为二十余岁,二者大体相合。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虽多举荐,而辞不肯仕。始从刘玄起兵,封立汉将军,领狼孟长。刘玄死,从光武帝刘秀,为曲阳令,迁司隶从事,因交结外戚贵显而免官。“居常慷慨叹曰:‘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揭节奉使,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三公之贵,千金之富,不得其愿,不概于怀。贫而不衰,贱而不恨,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修道德于幽冥之路,以终身名,为后世法。'”“所著赋、诔、铭、说、《问交》《德浩》《慎情》、书记说、自序、官录说、策五十篇,肃宗甚重其文”。(《后汉书•冯衍列传》卷二十八上下)《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五:“后汉司隶从事《冯衍集》五卷”。后汉书本传李贤注:“《衍集》《问交》一篇。《慎情》一篇。”“《衍集》见有二十八篇。”张溥辑有《冯曲阳集》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二十收其文二十七篇。张溥:“冯敬通以野王之孙,不仕王莽,天下起兵,说廉丹弃新即汉,恳款再三,丹不悟而死。后归更始,与鲍永、田邑拒光武,屡招不下。更始殁,乃降,身亦终废。其所著赋、诔、铭、说、《问交》《德诰》《慎情》、书记说、自叙、官录说、策五十篇,遗逸者多,即今所传,慷慨论列,可谓长于《春秋》。夫西京之文,降而东京,整齐缛密,生气渐少。敬通诸文,直达所怀,至今读之,尚想其扬眉抵几,呼天饮酒。诚哉!马迁、杨恽之徒也。北地任女,情好不伦,书词诋诃,如磔狐鼠。彼惟不得志于时,故发愤于中冓,然亦足为妒妇戒矣。幅巾归诚,偃赛郡邑阴侯之交,亦非得已。复以此获罪,几死狱门。穷困无徒,空文自老。回思委贽更始,横刀并土之日,事同隔世。陆机谓之曰‘怨’,江淹名之以‘恨’,其知心乎!建武八事,其书不传,自陈哀悃,不蒙见答,上惭鲍子,下愧田生,志命兴汉之臣,而一生蹈后夫之罚,是真雨而裘,堂而蓑矣。显宗欲用其身,而毁者日至,肃宗重其文,而其人已死。冯氏多贤,遇者稀少,新丰地脉,又安在哉!孟坚详雅,平子渊博,高步东汉,若言豁达激昂,鹰扬文囿,则必首敬通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冯曲阳集题词》


春,卫庄公即位,使鄢武子告于周,周敬王使单平公对卫使。
四月己丑,孔丘卒,鲁哀公作诔以吊之。
按,孔子以思想家的眼光而关注此前的礼乐制度与典籍文化,春秋之前几千年的文化有赖于孔子而得到保存传承,春秋之后几千年的文化有赖于孔子而开其风气。
综观孔子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大体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致力于对《诗》、《书》、《礼》、《乐》、《易》等前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二是其思想体系中针对诗歌、音乐、绘画所发表的评论所包含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批评理论。
七月,卫庄公梦浑良夫被发北面而歌。
卫庄公先筮后占,兆、繇皆凶。
十月,赵简子引叔向之言论卫不可灭。
十二月,鲁哀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孔子弟子高柴对孟武伯之问。
[按,季羔,即孔子弟子高柴,字子羔。
《礼记·哀公问》论礼、政之文字大约产生于此年前后。
考鲁哀公于公元前494年至公元前479年在位。
春,时君子引《夏书》及《志》,赞楚惠王。
十一月,越围吴,晋赵孟降于丧食,并使楚隆聘吴。
王孙圉,楚大夫,其事不详。
八月,鲁哀公及齐平公、邾子盟于顾,齐人作歌责鲁君。
[按,此歌以皋、蹈、忧押韵”《左传·哀公十七年》载蒙之会,齐侯为鲁哀公稽首不见答,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
范蠡引《诗·豳风·伐柯》,谏越王勾践勿许吴成。
[按,范蠡谏语所引“先人之言”,实出自《诗·豳风·伐柯》,原句作“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说明《诗三百》影响之大,已及于吴越之地。
冬,越灭吴。
[按,据《左传。
越灭吴之事,亦见《国语·吴语》、《吕氏春秋·适威篇》、《淮南子·道应训》,《史记》之《吴世家》、《越世家》、《伍子胥传》,《吴越春秋》、《越绝书》、《说苑》等,所载不尽相同,文繁不录。
范蠡辞越王,泛舟游于五湖,莫知所终。
按,范蠡为春秋后期重要的思想家与文学家。
范蠡长于辞令,极善说理,也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文学家。
春,宋景公之母卒,鲁季康子使冉有吊,且送葬。
夏,晋荀瑶伐齐,战于犂丘,擒齐大夫颜庚。
越王勾践称霸,杀大夫文种。
宋六卿三族共听政,宋景公卒,大尹使祝襄为载书,强迫六卿与盟。
子贡引《诗·周颂·烈文》,对卫出公辄之问。
二月,越与鲁哀公盟于平阳,三桓皆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