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匡衡射策甲科,以不中甲科之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对《诗》诸大义,其对深美

输入历史事件:

匡衡射策甲科,以不中甲科之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对《诗》诸大义,其对深美

公元-50年 是年
匡衡射策甲科,以不中甲科之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对《诗》诸大义,其对深美。

《汉书•匡衡传》卷八十一:“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学者多上书荐衡经明,当世少双,令为文学就官京师;后进皆欲从衡平原,衡不宜在远方。事下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府梁丘贺问,衡对《诗》诸大义,其对深美。望之奏衡经学精习,说有师道,可观览。宣帝不甚用儒,遣衡归官。而皇太子见衡对,私善之。会宣帝崩……”按,年月未详,萧望之五凤二年(前56)始为太子太傅,明年为将军,传言“会宣帝崩”,似接近宣帝末,姑系于此。萧望之荐之及皇太子善之,与此为同时事。匡衡(?一?),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峄县西北)人。少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宣帝时,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即位时,大司马辟为议曹史,荐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历仕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代韦玄成丞相,封乐安侯。成帝即位,连乞骸骨让位。建始三年,免为庶人,终于家。(《汉书•匡衡传》卷八十一)《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五:“梁有……《汉丞相匡衡、大司马王凤奏》五卷。”严可均全汉文卷三十四收其文十五篇。


诸葛恪率军遏巢湖,城东兴,作大堤,以备魏军。
傅嘏迁尚书,对诏议伐吴三计。
王昶以征南大将军奉诏征吴。
毌丘俭转镇南将军,奉诏征吴。
焦先作《祝衂歌》。
王昶兵向南郡。
毌丘俭兵向武昌。
诸葛恪大破魏征吴军,进封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王昶征吴兵败。
毌丘俭征吴兵败。
韦诞七十四岁,迁光禄大夫。
卢毓七十岁,转仆射,故典选举,加光禄大夫。
应璩卒,年六十三(190—252)。
王肃五十九岁,为光禄勋。
杜恕作《体论》八节、《兴性论》一篇,卒,年五+五(198—252)。
山涛四十八岁,举秀才,除郎中。
夏侯玄四十四岁,此年前后迁太常。
郤正约四十岁,或于此年前后迁秘书郎。
杜预三十一岁,丧父(杜恕)。
李密二+九岁,或于此年为尚书郎。
王昶等兵退。
毌丘俭兵退;转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诸葛恪使司马李衡说蜀姜维,约定同伐魏;作《谕众意论》《答聂友书》。
吴诸葛恪率军征魏。
傅嘏作《诸葛恪扬声欲向青徐议》。
诸葛恪围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
毌丘俭奉命自守新城。
诸葛恪引军还。
诸葛恪被杀,年五十一(203—253)。
韦诞作《叙志赋》;以光禄大夫致仕,旋卒,年七十五(179—253)。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