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公孙龙》作者,第一篇《迹府》开头即言:“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

输入历史事件:

《公孙龙》作者,第一篇《迹府》开头即言:“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

公元-250年 月份不详
《公孙龙》作者,第一篇《迹府》开头即言:“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

”显然不是公孙龙自己所说。故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云:“然首篇《迹府》,疑非原书。”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云:“然今书公孙龙子六篇,果否出自公孙龙之手,则殊可疑。据《汉志》公孙龙子十四篇……今书由十四篇减为六篇,而第一篇首句‘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明为后人所加之传略,则六篇只得五篇矣。第七以下皆亡。第二至第六五篇,每篇都题申绎,累变不穷,无愧博辩;然公孙龙之重要学说,几尽括于五篇之中,则第七以下等篇又何言耶? 虽据诸书所记,五篇之外,不无未宣之余义,然又安能铺陈至八九篇之多耶? 以此之故,吾终疑为后人研究名学者附会《庄》《列》墨子之书而成,非公孙龙之原书矣。”(齐鲁书社1980年版)刘汝林《周秦诸子考》则以为:“此篇不过汉代编著者,由吕氏春秋有类书采入,而增加首句,作为传记。”徐复观《公孙龙子讲疏》云:“以上就《迹府》篇之重要内容与其有关之资料,加以比较、考查,可知《迹府》篇当系战国末期或西汉初年,名家后学,为公孙龙所编之素朴传记。”(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以上诸说,均肯定《迹府》公孙龙自做。不但如此,由“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可知,写本篇者非战国人。因此,此篇当出于秦、汉间名家之手。其余五篇,也很难断定是否为公孙龙所作,但各篇所记载均为公孙龙一派学说当无可疑。近年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以为是公孙龙自著。


朱有燉《张天师明断辰钩月》杂剧成。
出胡俨为国子监祭酒,不预机务。
上年至本月,梁潜三献诗颂瑞。
夏原吉献诗鸣盛。
选就二十九人读书中秘。
遣中官郑和出使西洋。
夏原吉率官江西贩灾。
夏原吉还南京。
庶吉士章朴以藏方孝孺诗文被杀。
王绅《继志斋集》尚藏于家。
钱仲益作诗颂圣。
朱有墩杂剧《甄月娥春风庆朔堂》成。
钱仲益蒙御赐观京师便殿。
明成祖于太学祭孔子。
十五日,赐林环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命求天下遗书。
王恭以布衣征入翰林。
龚诩授徒言城,有诗寄沈孟舟。
胡广升文渊阁大学士。
申太祖禁僧道之令。
王偁《虚舟集》初编成。
解缙滴广西,寻改交阯。
尹昌隆改礼部主事。
皇长孙朱瞻基出阁就学,年十岁。
王达卒,年六十五。
王恭辞官归隐。
张宇初《岘泉集》初成。
郑和还,西洋诸国皆遣使随和入朝。
王恭过西安会林仲贞。
《永乐大典》成。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