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公孙龙》作者,第一篇《迹府》开头即言:“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

输入历史事件:

《公孙龙》作者,第一篇《迹府》开头即言:“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

公元-250年 月份不详
《公孙龙》作者,第一篇《迹府》开头即言:“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

”显然不是公孙龙自己所说。故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云:“然首篇《迹府》,疑非原书。”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云:“然今书公孙龙子六篇,果否出自公孙龙之手,则殊可疑。据《汉志》公孙龙子十四篇……今书由十四篇减为六篇,而第一篇首句‘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明为后人所加之传略,则六篇只得五篇矣。第七以下皆亡。第二至第六五篇,每篇都题申绎,累变不穷,无愧博辩;然公孙龙之重要学说,几尽括于五篇之中,则第七以下等篇又何言耶? 虽据诸书所记,五篇之外,不无未宣之余义,然又安能铺陈至八九篇之多耶? 以此之故,吾终疑为后人研究名学者附会《庄》《列》墨子之书而成,非公孙龙之原书矣。”(齐鲁书社1980年版)刘汝林《周秦诸子考》则以为:“此篇不过汉代编著者,由吕氏春秋有类书采入,而增加首句,作为传记。”徐复观《公孙龙子讲疏》云:“以上就《迹府》篇之重要内容与其有关之资料,加以比较、考查,可知《迹府》篇当系战国末期或西汉初年,名家后学,为公孙龙所编之素朴传记。”(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以上诸说,均肯定《迹府》公孙龙自做。不但如此,由“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可知,写本篇者非战国人。因此,此篇当出于秦、汉间名家之手。其余五篇,也很难断定是否为公孙龙所作,但各篇所记载均为公孙龙一派学说当无可疑。近年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以为是公孙龙自著。


春,晋女叔齐论礼仪与礼义之别,认为“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
晋平公嫁女于楚灵王,韩起如楚送女,叔向论知礼守信可以免祸。
晋平公作媵器《晋公奠》,器铭记晋公嫁其元女,“宗妇楚邦”,“放昭万年,晋邦惟翰”。
楚薳启彊谏楚灵王勿违礼以速寇。
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
三月,郑铸刑书,晋叔向引《周颂·我将》、《大雅·文王》,作书致子产。
子产作书答叔向。
六月,楚公子弃疾与郑三卿盟誓。
叔向引《诗》、《书》之言,谏晋平公勿效楚人。
九月,鲁昭公大雩,旱也。
孔子弟子闵损约生于此年。
春,楚灵王作章华之台,伍举引《周诗》(《大雅·灵台》)之句谏之。
四月甲辰朔,晋平公因日食而问“彼日而食,于何不减”(《小雅·节南山》句),士文伯以慎政之理答之。
楚蘧启彊陈辞,邀鲁昭公赴楚参加章华台落成典礼。
夏,郑子产聘于晋,为韩起言夏郊。
子产引古人之言致辞于韩起。
子产就晋国对罕朔之安置答韩起。
八月,卫襄公卒。
九月,孟僖子自楚归鲁,病不能礼,乃讲学之。
军事家、思想家孙武约生于此年。
齐景公时,齐之贵族互相砍伐,孙武避乱于吴,伍员荐之吴王阖庐。
《汉书·艺文志》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而本传则称十三篇。
此年,孔子之母颜徵在卒。
鲁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赴宴,季氏家臣阳虎拒之。
春,师旷对晋平公之问。
叔向引《诗》赞师旷。
十一月,楚灵王灭陈。
二月,周大夫与晋大夫争阎田,晋梁丙伐颖。
六月,晋膳宰屠蒯有辞以谏晋平公。
师旷论乐。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