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屈原于本年从汉北回郢都。

输入历史事件:

屈原于本年从汉北回郢都。

公元-300年 月份不详
屈原于本年从汉北回郢都。

屈原从汉北回来的时间,自清代蒋骥以来,多倾向于怀王二十九年。其《山带阁注楚辞》《楚世家节略》怀王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军,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怀王恐,乃复使太子质齐以求平”下蒋骥在按语中具体分析了屈原被放汉北的理由,又讲了在怀王二十九年被招回朝廷的原因。游国恩《论屈原放死及楚辞地理》、姜亮夫《屈原事迹续考·八·屈子年表》均持此说。《史记•楚世家》载:“(怀王)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齐楚垂沙之战发生于怀王二十八年冬,当齐宣王死,齐湣王继位之后。湣王严词令匡章出战,楚国主帅、亲秦大臣唐昧死。因为楚朝廷和上层贵族中对于亲秦还是联齐看法有分歧,垂沙之战的惨重失败加剧了楚朝廷内部两派的斗争。楚将庄蹻也应是参加了垂沙之战的,荀子·议兵》中将他同齐之田单、秦之商鞍、燕之缪虮相提并论,则应是楚王族之疏族,史记言其为楚庄王之后的说法可信;其人应善于军事而不被重用,受到排挤。他作为将军而参加了垂沙之战,则战争失败的责任有可能被推到他身上。所以在怀王二十八年底发生兵变。荀子·议兵》云:“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宛钜铁鉇,惨如蜂虿,轻利僄遬,卒如飘风。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是岂无坚兵利甲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则庄蹻起事的原因可以看出。所谓“楚分而为三四”,是指楚朝廷中意见不一致,分为三四派,矛盾尖锐。而秦又攻楚,大败楚军。楚国的政局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在此情况下,因屈原一贯主张联齐抗秦,又曾出使过齐,因而怀王从放逐地汉北将屈原招回,派他出使齐国,以恢复齐楚邦交,以挽回覆灭的命运(参赵逵夫《庄蹻事迹与屈原晚期的经历》)。


初一日,《女子世界》第六期开始连载《狮子吼》,至第十期毕,作者署“觉佛”。
初四日,《世界繁华报》第一一二三号刊登《官场现形记》出书发售广告。
八日,清廷特赦戊戌党人。
二十五日,赐刘春霖等二百七十三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二十日(7月3日),科学补习所成立于武昌。
二十一日,翁同龢(1830—1904)卒,年七十五。
二十五日,况周颐访王鹏运,共读朱孝臧词集。
本月,林纾译《英国诗人吟边燕语》成并自为序。
二十日,《中国白话报》第十七期开始刊载林獬著《新儒林外史》,后续载于第二。
十一至第二十四期,标“社会小说”。
二十三日,王鹏运(1849—1904)卒,年五十六。
东亚编辑局出版《女蜗石》四卷八回铅印本,标“闺秀救国小说”,题“海天独啸子著,卧虎浪士批”。
洪炳文《警黄钟》传奇十出始连载于《新小说》第九号至第十七号。
张百熙跋杨圻诗。
王国维作《<红楼梦>〉评论》。
十一日,秦荣光(1841—1904)病卒,年六十四。
高旭于《警钟日报》发表《大汉纪念歌十八章》等,并发表《中国八大奴隶歌》,指康有为、梁启超为第七、八号奴隶。
《新小说》第十号开始刊载吴趼人编著《新笑林广记》。
初一日(9月1O日),《新新小说》月刊创刊于上海,龚子英等主编,新新小说社编辑发行,开明书店总经销,约于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停刊。
同日,陈独秀所作《论戏曲》刊载于《安徽俗话报》第十一期,作者署三爱。
二十四日,文廷式(1856—1904)卒于里第,年四十九。
胡延(1862—1904)卒于苏州。
曾朴与丁芝孙、徐念慈等创办小说林社于上海。
下旬,《教育世界》第八十四号刊载《制造书籍术》,标“短篇小说”,署“译阿文格随笔”。
《二十世纪大舞台》创刊于上海,陈去病、汪笑侬等发起。
易顺鼎由金陵赴闽,与陈宝琛、陈书、王允暂等闽中诗人诗钟雅集,唱和叠韵。
约在本月,曾朴开始接金松岑原作,续作《孽海花》;拟书中人物名单,分旧学时代、甲午时代、政变时代、庚子时代、革新时代与海外运动六项,计一百十名;与金氏商定六十回回目。
孙雄客居津门。
光复会成立。
吴趼人撰《九命奇冤》开始连载于《新小说》第十二号,至翌年第二十四号毕,共三十六回,标“社会小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