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以前各国无统一纪年,战国天文星占家始用天象纪年。

输入历史事件:

春秋以前各国无统一纪年,战国天文星占家始用天象纪年。

公元-319年 月份不详
春秋以前各国无统一纪年,战国天文星占家始用天象纪年。

史官纪史而系之天象,于是因一些偶然事件,使他们形成星象同人事有一定联系的看法,故史官而言天道。史记·楚世家》载: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昭王病于军中,有赤云如乌,夹日而飞。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于楚王,然可移于将相。”昭王未从,由此可知太史之职掌。春秋时楚有著名左史倚相,楚灵王(前54O—前529年在位)时人,见于国语·楚语上》《左传·昭公十三年》韩非子·说林下》。盖楚人本称为左史。大约到战国之时仍依中原国家通称改称太史,并成为唐氏的世职。吕氏春秋·士容》言唐尚至可以为史之年龄而不愿为史。《说文》:“尉律,学僮年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此乃汉法,盖沿秦楚之制。《诸子品节》吕氏春秋注:“史,明习天文之官。”可知《春秋文耀钩》言“楚立唐氏以为史官”,其说可信。楚于昭王十一年(前505年)灭唐,则唐氏为楚太史自在春秋末年之后。又《史记•天官书》载“昔之言天数者”,楚只举唐眜,言其同赵之尹皋、齐之甘公、魏之石申俱“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又《史记•天官书》言“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太史公自序》云:“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后汉书·方术列传》豫章人唐檀“尤好灾异星占”。则秦汉以后,唐氏仍以家传习星占。由此可知,唐勒为楚之太史,应无可疑。唐眜于楚怀王十六年前后又任司马,二十八年死于重丘之战,时已为令尹。唐眜之后任太史者,唐氏尚应有人,则唐勒应为唐眜之孙(参赵逵夫《唐勒<论义御>与由楚辞向汉赋的转变——兼论<远游>的作者问题》,见《屈原与他的时代》)。


夏侯玄四十四岁,此年前后迁太常。
郤正约四十岁,或于此年前后迁秘书郎。
杜预三十一岁,丧父(杜恕)。
李密二+九岁,或于此年为尚书郎。
王昶等兵退。
毌丘俭兵退;转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诸葛恪使司马李衡说蜀姜维,约定同伐魏;作《谕众意论》《答聂友书》。
吴诸葛恪率军征魏。
傅嘏作《诸葛恪扬声欲向青徐议》。
诸葛恪围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
毌丘俭奉命自守新城。
诸葛恪引军还。
诸葛恪被杀,年五十一(203—253)。
韦诞作《叙志赋》;以光禄大夫致仕,旋卒,年七十五(179—253)。
王肃六十岁,徙河南尹。
傅嘏四十五岁,撰《四本论》。
李譔或于此年为右中郎将。
荀勖或于此年迁廷尉正。
嵇康三十岁,锻铁自给;拒与钟会结交。
王沈或于此年转秘书监。
钟会二十九岁,撰《四本论》;欲使嵇康一见而不敢。
向秀二十九岁左右,与嵇康锻铁;共吕安灌园。
王戎二十岁,诣阮籍,共饮酒。
山简生(253—312)。
李重生(253—300)。
左芬生(253?—300?)。
张协生(253?—310?)。
毌丘俭上书请褒奖义士刘整、郑像。
夏侯玄以反司马氏下狱;拒与钟会交;见诛,年四十六(209—254)。
李婉父李丰以反司马氏见诛。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