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以前各国无统一纪年,战国天文星占家始用天象纪年。

输入历史事件:

春秋以前各国无统一纪年,战国天文星占家始用天象纪年。

公元-319年 月份不详
春秋以前各国无统一纪年,战国天文星占家始用天象纪年。

史官纪史而系之天象,于是因一些偶然事件,使他们形成星象同人事有一定联系的看法,故史官而言天道。史记·楚世家》载: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昭王病于军中,有赤云如乌,夹日而飞。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于楚王,然可移于将相。”昭王未从,由此可知太史之职掌。春秋时楚有著名左史倚相,楚灵王(前54O—前529年在位)时人,见于国语·楚语上》《左传·昭公十三年》韩非子·说林下》。盖楚人本称为左史。大约到战国之时仍依中原国家通称改称太史,并成为唐氏的世职。吕氏春秋·士容》言唐尚至可以为史之年龄而不愿为史。《说文》:“尉律,学僮年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此乃汉法,盖沿秦楚之制。《诸子品节》吕氏春秋注:“史,明习天文之官。”可知《春秋文耀钩》言“楚立唐氏以为史官”,其说可信。楚于昭王十一年(前505年)灭唐,则唐氏为楚太史自在春秋末年之后。又《史记•天官书》载“昔之言天数者”,楚只举唐眜,言其同赵之尹皋、齐之甘公、魏之石申俱“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又《史记•天官书》言“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太史公自序》云:“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后汉书·方术列传》豫章人唐檀“尤好灾异星占”。则秦汉以后,唐氏仍以家传习星占。由此可知,唐勒为楚之太史,应无可疑。唐眜于楚怀王十六年前后又任司马,二十八年死于重丘之战,时已为令尹。唐眜之后任太史者,唐氏尚应有人,则唐勒应为唐眜之孙(参赵逵夫《唐勒<论义御>与由楚辞向汉赋的转变——兼论<远游>的作者问题》,见《屈原与他的时代》)。


丁亥(三日),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兼知谏院富弼为盐铁判官。
庚寅(六日),以盐铁副使、吏部员外郎蒋堂为天章阁待制、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
己亥(十五日),命知枢密院事宋绶同提举编修《国朝会要》。
范仲淹未至永兴,癸丑(二十九日),改为陕西都转运使。
丁巳(四日),复太常博士、知楚州孙沔为监察御史。
己未(六日),镇安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天雄军吕夷简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
戊辰(十五日),淮康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郑州陈尧佐为太子太师致仕,大朝会缀中书门下班。
戊寅(二十五日),徙知泾州、忠武节度使、泾原秦凤路缘边经略安抚使夏竦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缘边招讨使、知永兴军。
己卯(二十六日),以起居舍人、知制诰韩琦为枢密直学士、陕西都转运使,吏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
庚辰(二十七日),太常博士、国子监直讲林瑀,殿中丞、史馆检讨、国子监直讲王洙,并为天章阁侍讲。
壬寅(十九日),天章阁待制高若讷为京西体量安抚使。
辛亥(二十八日),复权武成军节度判官欧阳修为馆阁校勘。
戊午(五日),太常寺丞、集贤校理李昭遘上《太宗藩邸圣制》三卷、《永熙政范》二卷。
布衣吕渭、李元振、姚嗣宗皆上封事,陈方略,召试学士院。
姚嗣宗,关中诗豪,忽绳检,坦然自任。
一日,欧阳修至京师就职。
乙酉(三日),太常丞田况为陕西经略安抚司判官,试校书郎胡瑗为丹州军事推官、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
乙未(十三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苏绅为契丹国母生辰使,右正言、知制诰吴育为契丹主生辰使,右正言梁适为契丹国母正旦使,太常丞、史馆修撰富弼为契丹主正旦使。
戊申(二十六日),龙图阁学士、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杜衍同知枢密院事。
庚戌(二十八日),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兼知延州。
戊午(六日),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宋绶为兵部尚书,起复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左司郎中、知制诰晁宗悫为右谏议大夫,并参知政事。
己未(七日),右正言、知制诰叶清臣为龙图阁直学士、起居舍人、权三司使事。
庚申(八日),范仲淹遣殿直狄青、侍禁黄世宁攻西界芦子平,破之。
戊辰(十六日),刑部尚书、知枢密院事晏殊为检校太傅,充枢密使。
梅尧臣解襄城知县,改监湖州酒税。
己丑(七日),命翰林学士王居正、知制诰王拱辰、天章阁待制高若讷于国子监考试方略举人,侍御史张禹锡弥封卷首。
欧阳修转太子中允。
癸巳(十一日),命馆阁校勘刁约、欧阳修同修《礼书》。
乙卯(四日),签书陕西经略安抚判官事、太常丞田况直集贤院。
乙丑(十四日),知制诰吴育、天章阁待制宋祁并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