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孟子宣传的“仁”、“义”等观点,不仅为要以“战”称雄之齐威王不接受,亦为淳于髡所

输入历史事件:

孟子宣传的“仁”、“义”等观点,不仅为要以“战”称雄之齐威王不接受,亦为淳于髡所

公元-342年 月份不详
孟子宣传的“仁”、“义”等观点,不仅为要以“战”称雄之齐威王不接受,亦为淳于所讥讽。

便有了淳于孟子关于礼、权的辩论。程复心《孟子年谱》有这样一段话:“孟子处齐,有忧色,拥楹而叹,孟母见……孟子曰:‘今道不用于齐,愿行,而母老,是以忧也。’孟母曰:‘……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子义,吾行乎吾礼。’”此段文字中,孟母呼其为“成人”,说明年龄不会太大。若在宣王时,孟子已七十上下,其母不会如此称呼。更何况宣王时孟母已卒,孟子曾自齐改葬于鲁。正因为这样,孟子感到“我无官守,我无言责,则吾之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孟子·公孙丑下》)儒家虽“志于道”,但“道不同,不相与谋”。(论语·卫灵公》孟子便在前338年前后离齐至宋。因而,其与淳于此次交往及关于“礼”之论辩,也就在孟子初至齐到前338年前后期间。焦循《孟子正义》阎若璩《释地》以为“名”、“实”之辩在离齐后,但孟子离齐后过宋返邹,就与万章等著书去了,无缘再与淳于相见。言“名”、“实”之辩在孟子第二次离齐后亦欠妥。


乾隆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钱维城(1720—1772)生。
韦谦恒(1720—1796)生。
王宸(1720—1797)生。
茹敦和(1720—1791)生。
周於礼(1720—1779)生。
孙士毅(1720—1796)生。
袁机(女,1720—1759)生。
王苹卒,年六十。
杨宾卒,年七十一。
张笃庆卒,年七十九。
元夕,厉鹗、金志章等集汪立名寓斋。
会试。
厉鹗报罢,旋南归,五月抵家。
王掞以陈请建储忤旨,率长子奕清伏阙待罪凡五日。
王原自序所编《于野集》。
初二日,圣祖御太和殿,传胪。
台湾朱一贵起事,蓝鼎元随从兄南澳镇总兵廷珍进讨。
宋和序程庭《若庵集》。
初八日,李来章卒,年六十八。
张廷玉升授礼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兼翰林院学士。
程廷祚自淮阴往视洪泽湖。
仲是保与赵执信复相见于葑溪寓舍。
十三日,沈德潜、徐夔、陈培脉、尤恰、周準等会饮于顾嗣立草堂桂花下。
十六日,赵熊诏卒,年五十九。
三十日,张九钺(1721—1803)生。
十四日,汪孟鋗(1721—1770)生。
十七日,尤珍卒,年七十五。
沈德潜游阳山。
厉鹗游永康县,留房师张梁友署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