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在战国论说体文学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黄帝四经》作于本年前后。

输入历史事件:

在战国论说体文学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黄帝四经》作于本年前后。

公元-400年 月份不详
在战国论说体文学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黄帝四经》作于本年前后。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与黄帝有关作品共著录:“《黄帝四经》四篇”、“《黄帝铭》六篇”、“《黄帝君臣》十篇”(班固注:“起六国时,与《老子》相似也。”)、“《杂黄帝》五十八篇”(班固注:“六国时贤者所作。”)、“《力牧》二十二篇”(班固注:“六国时所作,托之力牧。力牧,黄帝相。”)。《艺文志》“阴阳家”还着录“力牧十五篇”(自注:“黄帝臣,依托也。”)。另外,在“阴阳家”、“兵家”、“小说家”、“天文家”、“五行家”、“医经家”、“经方家”、“神仙家”等类托名黄帝的着述尚有二十余种。除“医经家”黄帝内经尚存外,其余在东汉后全佚。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作品莫知其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包括《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先秦古佚书四篇。唐兰、李学勤、陈鼓应等人以为这四篇古佚书或即汉书·艺文志》着录的《黄帝四经》,但有的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唐兰说见《座谈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1974年第9期,后又在《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一文予以详述,《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另参陈鼓应《关于<黄老帛书>四篇成书年代等问题的研究》,见裘锡圭《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并非<黄帝四经)》文引,裘文载《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主葆珐《南北道家贵阴贵阳说之歧异》,载《道家文化研究》第15辑;白奚《郭店儒简与战国黄老思想》,载《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李学勤《新发现简帛佚籍对学术史的影响》)。近年研究“黄老之学”与《黄帝四经》及马王堆出土帛书,成果颇丰,可以参阅英国学者雷敦稣《关于马王堆黄帝四经的版本和讨论》一文(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十三日,杨偕卒,70岁。
著有:《杨偕集》十卷(欧阳修《杨公墓志铭》)、《兵书》十五卷(欧阳修《杨公墓志铭》)。
壬申(十三日),观文殿大学士、右仆射、判都省贾昌朝复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郑州。
秦观(1049—1100)生。
李公麟(1049—1106)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范仲淹《天竺山日观大师塔记》、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曾巩《宜黄县县学记》、曾巩《金山寺水陆堂记》、王安石《抚州祥符观三清殿记》。
词:欧阳修《圣无忧》、张先《转声虞美人》(使君欲醉离亭酒)。
七日,欧阳修等聚星堂筵席,分韵赋诗。
欧公居颍上,申公吕诲叔作太守(案:误,应为通判),聚星堂燕集,赋诗分韵。
小雪,欧阳修等会饮聚星堂,欧阳修赋《雪》诗,题下原注:“时在颍州作。
欧阳文忠守颍日,因小雪,会饮聚星堂,赋诗,约不得用玉、月、梨、梅、练、絮、白、舞、鹅、鹤、饮等事。
己酉(二十二日),翰林学士、刑部郎中、知制诰赵槩为回谢契丹国信使,西上阁门使、贵州团练使钱晦副之。
辛亥(二十四日),刑部员外郎、直龙图阁、兼天章阁侍讲王洙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丙辰(二十九日),宋祁上《明堂通议》二篇。
戊辰(十二日),降翰林学士、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史馆修撰、权知开封府钱明逸为龙图阁学士、知蔡州。
甲子,杜杞卒,46岁。
著有:《杜杞文集》十卷(欧阳修《杜公墓志铭》)、《奏议》十二卷(《宋史》本传)。
辛巳(二十六日).屯田员外郎吕公著同判吏部南曹。
(辽兴宗重熙十九年)辛巳(二十六日),御金銮殿试进士。
一日,欧阳修改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
乙丑(十一日),知杭州、资政殿学士范仲淹奏建昌军草泽李觏撰《明堂图义》,诏送两制看详,称其学业优博,授试太学助教。
晏殊迁户部侍郎,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辟张先为通判。
徙陈州,又徙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
丞相领京兆,辟张先都官通判。
晏元献公为京兆,辟张先为通判。
丙辰(二日),宰臣文彦博加礼部尚书,宋庠加工部尚书;河阳三城节度使、兼侍中、英国公夏竦为武宁节度使,进封郑国公;武昌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程琳为武胜节度使;枢密使庞籍、参知政事高若讷,并加户部侍郎;枢密副使梁适加给事中。
五日,欧阳修转吏部郎中,加轻车都尉。
辛未(十七日),诏宰臣文彦博、宋庠,参知政事高若讷,史馆检讨王洙,编修《大飨明堂记》。
范仲淹以户部侍郎徙知青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