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缁衣》作者说法不一。

输入历史事件:

《缁衣》作者说法不一。

公元-453年 月份不详
《缁衣》作者说法不一。

经典释文·礼记音义》引刘辙之说,以为礼记·缁衣》公孙尼子所作。仔细考察,似以子思之说是。隋书·音乐志》沈约说,以为《缁衣》取自子思子马总意林卷一录《子思子七卷》。其中一条亦见文选卷五一王子渊《四子讲德论》李善注引子思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正则体修,心肃则身敬也。”此句既见于今本礼记·缁衣》,也见于郭店楚简《缁衣》文选卷二四《张茂先答何劭二首》李善注引子思子:“《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此句也见于今本礼记·缁衣》。上博竹简也有《缁衣》篇。除今本第一、十六、十八章外,其余内容大体相同,说明《缁衣》在战国中期已在广泛流传。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引公孙之养气曰:“裹藏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热胜则气口,寒胜则气口,泰劳则气不入,泰佚则气宛至,怒则气高,喜则气散,忧则气狂,惧则气慑。凡此十者,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故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孙治让据太平御览以为《公孙尼子》佚文。


苏伯衡卒于本年后。
初十,凉国公蓝玉伏诛。
王叔英在仙居学馆,病已五十余天。
方孝孺受命主京师秋闱。
释睿略《松月集》编成。
胡俨丁母忧。
刘绩寓萧山患病。
朱元璋撰《周颠仙人传》。
徐贲卒,年五十九。
钱宰《临安集》编成。
初一,赐张信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朱权之国大宁。
方孝孺入蜀府。
钱宰以订正经传复征至京,旋归乡。
张美和以订正经传征至京。
刘铰(1394一1 458)生。
张以宁文集刊刻。
周是修征辟入京。
王行卒,年六十五。
周是修擢周府奉祀正。
周是修与王尹实定交。
王叔英游金华永康,作《养志斋记》。
颁《皇明祖训》于天下。
俞祯序王彝诗文集。
贝琼《清江集》已刊刻。
吴溥入太学。
陶宗仪率诸生赴试礼部。
方孝孺受命典京闱。
楚王除虎患,管时敏歌咏之。
夏原吉归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