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朱熹理学

输入历史事件:

朱熹理学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婺源(今属江西)。受业于李侗,继承二程(程颢、程颐),糅合周敦颐、张载及佛道思想,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和二程一样,认为“理”在“气”先, “理”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原。同时又用“天理”来解释周敦颐的“太极”,认为太极是“理”的大全,是最高的“理”。万物有万理,万理皆源于“天理”,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在人类社会的体现。人们须“去人欲,存天理”,“正心诚意”、“居敬”、“穷理”以达到“仁”的境界。在认识论上倡导“格物致知”,劝人们通过“内省”、“践履”去追求天理、人伦、圣言、世故。在人性论上主张人的“气质之性”服从“天地之性”, “人心”服从“道心”,以达到“革人欲”、“复天理”的目的。其学说与二程相联,被称为程朱理学。韩任胄执政,视其为“伪学”,曾加禁止。后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


【检索朱熹理学 ==>】 古籍全文检索:朱熹理学     全站站内检索:朱熹理学


南齐儒学状况。
‘《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弥天地之道,通万物之情。
《左氏》太元取服虔,而兼取贾逵《经》,由服传无《经》,虽在注中,而《传》又有无《经》者故也。
《榖梁》太元旧有麋信注,颜益以范宁,麋犹如故。
世有一《孝经》,题为郑玄注,观其用辞,不与注书相类。
俭答曰:‘《易》体微远,实贯群籍,施、孟异闻,周、韩殊旨,岂可专据小王,便为该备?依旧存郑,高同来说。
贾渊世传谱学。
陆杲任卫军王俭主簿。
高爽、江洪、虞骞并工属文。
孝文帝、文明太后幸神渊池,欣然作歌。
诏禁同姓婚姻。
宋武帝幸旧宫小会,设金砾,在位者赋诗。
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表定礼乐。
制定郊庙歌辞。
南士不满于其政治地位。
丘巨源作《秋胡诗》。
沈约兼著作郎,撰次起居注。
张充为父发泄不平之气。
若夫惊岩罩日,壮海逢天;竦石崩寻,分危落仞。
丈人岁路未强,学优而仕;道佐苍生,功横海望。
充昆西之百姓,岱表之一民。
关山夐隔,书罢莫因,倘遇樵者,妄尘执事。
俭言之武帝,免充官,废处久之。
孔稚珪《北山移文》作于本年或永明三年。
[1]见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28页。
魏诏更定班禄之制。
诏李彪、兰英使齐。
王俭成为官学领袖。
王僧虔论书,颇尚新变。
当时书法的发展呈现重视王羲之的趋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