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晋人作《采苓》,刺晋献公听信谗言,致使晋乱。

输入历史事件:

晋人作《采苓》,刺晋献公听信谗言,致使晋乱。

公元-652年 月份不详
晋人作《采苓》,刺晋献公听信谗言,致使晋乱。

《诗·唐风·采苓》诗序云:“刺晋献公,献公好听谗焉。,胡辰珙《毛诗后笺》云:“此《序》语简意明,后儒从之皆无异义。范氏《补传》、王氏《总闻》并引申生事以实之。《吕记》引朱氏曰:献公好听谗,观骊姬谮杀太子及逐群公子之事可见也。及作《集传》,则第以为刺听谗之诗,谓未见其果作于献公时。郝氏仲舆曰:事之可据孰有如献公听谗者乎? 如是犹谓不信,则诗必有年月日时、作者姓名乃可。”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云:“《采苓》刺献公,逸斋《补传》以骊姬谮申生事证之。谓工谗者,始则以甘言投之,譬如苓,苓味美也。继以苦言动之,譬则苦,苦味恶也。终则甘苦之言并进,譬则葑,葑味上美而下恶也。骊姬始请申生居曲沃,此甘言也。继夜半而泣,言申生将行强于君,此苦言也。又请君老而授之政,乃其释君,此甘苦并进也。案献公信谗之失莫大于杀申生事,用以实此诗颇优于理。其说三兴义亦曲而中。”今据诸家之说系于此。


陶渊明家遭火灾,作《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
西凉李暠准史官记载祥瑞之事。
僧肇《般若无知论》传至庐山。
周续之从江州刺史游,注《高士传》。
庚戌,刘毅进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刘裕率师伐南燕。
周续之居建康安乐寺,为刘裕世子讲《礼》。
顾恺之作《祭牙文》。
刘裕围广固,王诞作《伐广固祭牙文》。
刘裕进太尉、中书监,固让。
陶渊明作《己酉岁九月九日诗》。
北魏崔浩拜经学祭酒,常授拓跋嗣经书。
鸠摩罗什译《中论》《十二门论》。
郑鲜之不屈意于刘毅。
袁豹转抚军司马,迁御史中丞。
北魏高允好文学,博学,为郡功曹,作《塞上公诗》。
刘裕攻克广固。
卢循举兵反,寇江州,入庐山见慧远。
慧远与卢循欢然道旧。
刘裕班师还击卢循。
刘裕作《与刘毅书》,止刘毅讨伐卢循。
卢循逼京都,诸葛长民保卫京师,作《劾郭澄之表》。
刘义隆镇守京师。
刘毅为卢循所败,降为后将军。
傅亮作《为刘毅军败自解表》。
刘裕军次石头,卢循惧。
袁豹任丹阳尹。
谢混任尚书左仆射。
范泰作《赠袁湛及谢混诗》。
刘裕击败卢循,大治水军。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