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卫人作《伯兮》,刺征战频繁,过时不返。

输入历史事件:

卫人作《伯兮》,刺征战频繁,过时不返。

公元-721年 月份不详
卫人作《伯兮》,刺征战频繁,过时不返。

《伯兮》《序》云:“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郑《笺》:“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伯也。为王前驱久,故家人思之。”郑玄《春秋·桓公五年》“鲁桓公五年(前707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为说。细绎诗本文,郑玄之说不能成立。首先,诗中所说的地理方位与郑说相矛盾。郑国在卫国之南,卫人伐郑,当说“自伯之南”,而不能说“自伯之东”。如果说卫是从周王伐郑,则周在卫西,则诗中应当说“自伯之西”才对。此其一。其次,依郑说,桓王伐郑在秋天,古时用兵皆于秋,而言“过时而不反”,则自相矛盾。退一步讲,即便伐郑自秋至冬亦可云“过时”,但诗中说“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则不合于冬景冬情,盖冬日可爱,岂得以怨之。郑玄之说既不可信,则此诗作时当另求别解。以情理推断,春秋初年,周王室虽托庇于秦、晋、齐、郑等诸侯国,但尚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故《左传》所记王室召诸侯之师讨伐他国的事多在春秋初年。到春秋中叶以后,王室日渐衰微,“为王前驱”之事绝少见于典籍,故此诗当作于春秋初年。今人聂石樵等《诗经新注》即主此说。姑从此说系于此年。


先是,上于龙图阁藏太宗御书。
庚戌(十九日),左仆射、平章事吕蒙正加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李沆加右仆射。
癸丑(二十二日),以职方员外郎、分司西京乐史直史馆。
丁丑(十六日),以宰臣吕蒙正`李沆并兼门下侍郎。
上以龙图阁及后苑所藏书籍尚多舛误,欲重加雠对,甲申(二十三日),诏流内铨于常选人内择历任无过、知书者十五人以闻,命吏部侍郎陈恕、知制诰杨亿试之。
(辽圣宗统和二十年)是岁,放进士邢祥等六人及第。
吴淑卒,56岁。
著有:《异僧记》一卷(《宋史•艺文志五》)、《江淮异人录》三卷(《宋史•艺文志五》)、《秘阁闲谈》五卷(《宋史•艺文志五》)、《事类赋》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六》)、《说文五义》三卷(《宋史》本传)、《吴淑集》十卷(《宋史》本传)。
安德裕卒,63岁。
著有:《滕王广传》一卷(《宋史•艺文志二》)、《安德裕集》四十卷(《宋史》本传)。
师颃卒,67岁。
著有:《师颃集》十卷(《宋史》本传)。
梅尧臣(1002—1060)生。
陈希亮(1002—1065)生。
本年重要作品:。
诗:杨亿《郑工部陕西随军转运》、杨亿《闻李四光丞频游北园因有怀寄》、杨亿《妹婿黄补下第归乡》、杨亿《黄觉东游》、杨亿《叶生归缙云》、杨亿《元宗道下第东游》、杨亿《钱大夫赴并州》、杨亿《初秋夜坐》、杨亿《秋日有怀乡国》、杨亿《次韵和章频下第书怀之什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简知州李学士》、杨亿《宣召赴龙图阁观太宗御书应制》、杨亿《盛京宰单州武城县》、杨亿《次韵和并州钱大夫夕次丰州道中见寄》、杨亿《史馆凌策方知广州》、杨亿《董温其赴淮南幕》。
成都阙守,朝议难其人,上以工部侍郎、知永兴军府张咏前在蜀为政明肃,勤于安集,远民便之。
庚寅朔(一日),召钱若水归京师,命兵马钤辖李允正权知州事。
乙未(六日),以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田锡为左谏议大夫,太常博士刘综为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甲寅(二十五日),吕蒙正再表求罢,诏不允,命李沆谕旨。
丁卯(九日),以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刘综为起居舍人、河北转运使。
丁亥(二十九日),始并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命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寇准为兵部侍郎,充三司使。
甲辰(十六日),复并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勾院为一,命著作郎、直史馆陈尧咨兼判之。
司空、平章事吕蒙正七上表求退,甲辰(十七日),罢为太子太师,封莱国公。
己卯(二十三日),邓州观察使钱若水卒,44岁。
著有:《太宗实录》八十卷(《宋史•艺文志二》)。
辛未(十六日),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田锡卒,64岁。
著有:《三朝奏议》五卷(《宋史•艺文志二》)、《田锡集》五十卷(《宋史•艺文志七》)、《别集》三卷(《宋史•艺文志七》)、《奏议》二卷(《宋史•艺文志七》)、《唐明皇制诰后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八》)。
著录:范仲淹《田司徒墓志铭》、曾巩《隆平集•田锡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集类》、王偁《东都事略•田锡传》、尤袤《遂初堂书目•别集类》、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中》、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三四、《宋史•艺文志七》、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四库提要》卷六五、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七二、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六、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卷二〇、缪荃孙《艺风藏书记》卷六、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三、李盛铎《木犀轩藏书书录》、《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
田锡表圣,太宗朝为翰苑,有《咸平集》,中多佳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