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召穆公受王命伐淮夷,归来受赏而作《江汉》。

输入历史事件:

召穆公受王命伐淮夷,归来受赏而作《江汉》。

公元-822年 月份不详
召穆公受王命伐淮夷,归来受赏而作《江汉》

诗见诗经·大雅》《毛序》云:“尹吉甫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从诗本文来看,作者应是召伯虎,即召穆公。首章云:“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旊。匪安匪舒,淮夷来铺。”三章云:“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上章言“我”,则本诗为用第一人称写成。三章说到周王之命,作者又自称“召虎”。四章也有“王命召虎”之语。五章有“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之语。六章又云:“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诗中一般自称为“我”,如果同周王联系起来则称“召虎”,称“虎”。那么,作者为召伯虎,可以肯定。至于此诗的作时,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竹书纪年宣王六年:‘召穆公帅师伐淮夷。’又曰:‘王归自徐,锡召穆公命。’此诗前三章是召穆公伐淮夷之事,后三章是锡命之事。竹书纪年又言:‘厉王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伐之,不克。’后汉书·东夷传》云:‘厉王无道,淮夷人寇,王命貌仲征之,不克。宣王复召公伐而平之。’与竹书纪年合。此诗正召公平淮夷之事。”据此系此诗作于此年。至于方玉润《诗经原始》、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等以此诗为召穆公自铭其器之作,似不妥(赵逵夫《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1993年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原自序所编《于野集》。
初二日,圣祖御太和殿,传胪。
台湾朱一贵起事,蓝鼎元随从兄南澳镇总兵廷珍进讨。
宋和序程庭《若庵集》。
初八日,李来章卒,年六十八。
张廷玉升授礼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兼翰林院学士。
程廷祚自淮阴往视洪泽湖。
仲是保与赵执信复相见于葑溪寓舍。
十三日,沈德潜、徐夔、陈培脉、尤恰、周準等会饮于顾嗣立草堂桂花下。
十六日,赵熊诏卒,年五十九。
三十日,张九钺(1721—1803)生。
十四日,汪孟鋗(1721—1770)生。
十七日,尤珍卒,年七十五。
沈德潜游阳山。
厉鹗游永康县,留房师张梁友署中。
方苞闻李塨长子习仁夭,乃作书与之。
赵执信去年年底抵苏州后,居葑溪旧日寓所。
王企埥自序所编《四家诗钞》。
沈德潜刻时文稿成。
厉鹗撰《南宋院画录》八卷。
汪份提督云南学政,未之官卒,年六十七。
裘琏先后至武林、檇李、山阴、嵊县、海昌。
边连宝饩于庠。
王澍考选户部给事中。
沈元沧授文昌知县。
方苞《周官析疑》成书。
潘天成纂录《默斋训言》,又撰《未发气象说》以示后学。
魏荔彤以所注《庄子》索沈德潜评。
徐以升《南陔诗集》收诗起自本年。
姚廷瓒编《鹦湖花社诗》无卷数刊行,附陆奎勋《花龛诗》一卷。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