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月二十一日,召公谐殷民、戒成王而作《召诰》。

输入历史事件:

三月二十一日,召公谐殷民、戒成王而作《召诰》。

公元-1036年 月份不详
三月二十一日,召公谐殷民、戒成王而作《召诰》

伏生二十八篇《今文尚书》、孔壁本《古文尚书》皆有《召浩》《书序》云:“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郑玄说:“召公见众殷之民大作,周公德隆功成,有反政之期,而欲显之,因大戒天下,故与诸侯出取币,使戒成王立于位,以其命赐周公。"(尚书·召浩》孔疏引)伪孔传云:“召公成王新即政,因相宅以作浩。”蔡沈《书集传》云:“洛邑既成,成王始政。召公周公之归,作书致告,达之于王。……以召公之书,因以《召浩》名篇。”凡此皆以为《召浩》所录是召公的诰辞。从内容来看,开头一段的叙事之辞,为史官所加,以说明召公作浩的背景。因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此篇乃召公之言,而史逸书之以浩天下。” (《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6—477页)史记·周本纪》云:“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于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王在丰,便召公复营洛地,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人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鲁周公世家》云:“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是司马以为《召浩》作于洛邑既成,即周公摄政七年。曾运乾《尚书正读》史记汉书·律历志》,也断《召诰》作于周公摄政七年(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90页)。至于《召诰》具体的作时,文中有明文:“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于于丰。惟太保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大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曰云云。”据孔疏推算,周公摄政七年三月五日召公到达洛邑,三月二十一日作诰。故知《召诰》作于周公摄政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师鲁文笔警特,议论通达,似唐之杜牧之。
乙卯(十一日),陈执中、宋庠、丁度皆复所降官。
壬午(八日),以武昌节度使、知永兴军程琳为宣徽北院使、判延州、兼鄘延路经略使,仍为陕西安抚使。
辛亥(八日),命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张方平为南京鸿庆宫奉安三圣御容礼仪使。
庚午(二十七日),命参知政事丁度提举编修《唐书》。
曾巩侍父北上。
曾巩途经滁州,拜见欧阳修。
梅尧臣解许州签判任,返京师。
癸丑(十三日),知郓州韩琦徙成德军。
王安石再调知鄞县。
滕宗谅卒,57岁。
著有:《九华山新录》一卷(《宋史•艺文志三》)、《大唐统制》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八》)、《岳阳楼诗》二卷(《宋史•艺文志八》)。
曾肇(1047—1107)生。
毕仲游(1047—1121)生。
蔡京(1047—1126)生。
欧阳棐(1047—1113)生。
石景衡(1047—1104)生。
吕南公(1047—1086)生。
郑仅(1047—1113)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范仲淹《祭尹师鲁舍人文》、欧阳修《送杨置序》、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曾巩《醒心亭记》、曾巩《寄欧阳舍人书》、曾巩《上杜相公书》、曾巩《喜似赠黄生序》、曾巩《繁昌县兴造记》、王安石《抚州招仙观记》、王安石《鄞县经游记》、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诗:欧阳修《丰乐亭小饮》、欧阳修《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欧阳修《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欧阳修《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欧阳修《重读徂徕集》、欧阳修《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欧阳修《秋怀二首寄圣俞》、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欧阳修《汝瘿答仲仪》、欧阳修《沧浪亭》、欧阳修《拒霜花》、欧阳修《琅琊山六题》、欧阳修《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欧阳修《紫石屏歌》、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欧阳修《谢判官幽谷种花》、欧阳修《送张生》、欧阳修《画眉鸟》、梅尧臣《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二首》、梅尧臣《九月五日梦欧阳永叔》、梅尧臣《和永叔琅琊山六咏》、梅尧臣《哭尹师鲁》、梅尧臣《得曾巩秀才所附滁州欧阳永叔书答意》、苏舜钦《尹子渐哀辞》、苏舜钦《哭师鲁》、曾巩《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曾巩《丁亥三月十五日》、曾巩《哭尹师鲁》、曾巩《上杜相公》、王安石《登飞来峰》、王安石《读诏书》、王安石《幽谷引》、王安石《天童山溪上》、王安石《寄曾子固二首》、李觏《小女》。
丁丑(八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文彦博为河北宣抚使。
癸未(十四日),命翰林学士宋祁、权御史中丞鱼周询定夺陕西河东铜铁钱利害以闻。
戊申(九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文彦博为礼部侍郎、平章事。
乙卯(十六日),武胜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贾昌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加检校太师、进封安国公,以恩州平也。
十六日,欧阳修转起居舍人,依旧知制诰,徙知扬州。
甲戌(六日),皇甫泌改知泽州,田京通判兖州。
戊寅(十日),改新知荆州范仲淹复知邓州。
二十二日,欧阳修之扬州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