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诗词宝典 >

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


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

    孟二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为《青年学者文库》之一种。著者界定的中唐时期是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到文宗大和九年(835)。全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四章:一、一个多变的时代。主要阐述中唐诗歌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二、诗人的创新与分化。重点论述中唐诗人的创新精神,以及中唐诗歌众多的流派和风格。三、审美趣味与诗风的变化。对盛唐与中唐诗人的审美趣味、诗歌的情感基调、气象境界、艺术风貌作了广泛的比较,并由此说明中唐诗歌新变的主要特征。四、诗思与佛性玄心的融合。集中论述宗教尤其是佛、道对中唐诗歌新变的影响。著者认为,开拓与新变是中唐诗歌的主要创作趋向。中唐诗人在时代氛围的孕育之中,以异乎寻常的胆识与魄力,打破了“极盛难继”的困境,在盛唐诗歌之后,开创了新的途径,展示了新的美学风范,为诗坛带来了“再盛”的局面。书前有袁行霈序,书后附录:一、中唐诗歌年表;二、参考文献。


【检索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 ==>】 古籍全文检索: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     全站站内检索: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唯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