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内阁

输入关键字:

内阁

官署名。(1)三国魏秘书署别称。(2)明清时综理国家政务最高行政机构。明初为加强君主集权统治,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度。十五年,仿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官五品,为皇帝侍从顾问,不预政务。成祖即位后,秋七月(一说九月)特简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文渊阁当直,参预机密重务。因文渊阁位在午门之内以东,文华殿之南,地处内廷,阁臣又常侍皇帝于殿阁之下,故称内阁。其时,专理诏册和制诰,不置官署,不得专制有司,诸司章奏也不通过内阁。入阁诸臣谓之入阁办事,后渐升至学士或大学士。洪熙时,大学士加官至师、保及尚书、侍郎,其后多以尚书、侍郎授殿阁大学士。宣德和正统时,先后设东制敕房和西诰敕房,由中书官掌书办文书,为内阁属吏,阁制始备。代言拟旨之责,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明中叶后,大学士主持阁务者称首辅,余称次辅、群辅,朝位班次皆列六卿之上。职掌为起草诏令、票拟批答。嘉靖至万历初,首辅以相体自尊,独专票拟。是时阁权至重,六部如属吏,不过奉行而已。从正统以来,皇帝往往不亲政事,阁票入内,例由司礼监承旨批复,内阁之权,多为宦官所制。隆庆、万历间,阁臣相构,时与司礼太监相结,以为助力。天启时,魏忠贤擅政,以内阁为羽翼,内外大权一归宦寺。崇祯时,令改阁臣会推为枚卜,以防臣下结党。十七年中五十人入阁,君臣猜忌,补国无方,亡局已定。清于顺治十五年(1658)七月仿明旧制,将原设之内三院改为内阁,定为正五品衙门,分立翰林院。十八年六月,罢内阁,复内三院。康熙九年(1670)八月,仍改内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并加殿阁衔,初为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后将中和殿大学士改为体仁阁大学士,始成三殿三阁定制。清廷为执政之府,大学士位列百僚之首,赞襄庶政,奉宣纶音,办理疏章,厘治宪典。协办大学士佐之,并掌修实录、史志,充总裁官,经筵充领讲官,会试充主考官,殿试充读卷官等。内阁之下设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蒙古本房、满票签处、汉票签处、诰敕房、稽察房、收发红本处、饭银处、副本库、批本处等。其属官设学士、侍读学士、侍读、典籍、中书等。职官总数达二百八十八人,以其职分隶于各处、房。清代例开或特开之修书各馆,如实录馆、三礼馆、三通馆等,亦由内阁兼管。名义上为国家最高官署,但实际上不再具备明内阁的中枢地位。清初有议政王大臣会议,裁决军国机要。康熙时又以南书房草拟诏旨,内阁渐成处理例行政务及发布文告机构。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的职权更轻。宣统三年(1911)四月,改设责任内阁。


【检索内阁 ==>】 古籍全文检索:内阁     全站站内检索:内阁

沮渠氏
沮渠挐
沮渠无讳
沮渠成都
沮渠安周
沮渠男成
沮渠茂虔
沮渠牧犍
沮渠封戴
沮渠蒙逊
油口
油水
油布
油锅
油灰行
油漆作
油醋库
油工中士
泗上
泗口
泗水
泗州
泗水国
泗水亭
泗水郡
泗水桥
泗安镇
泗城州
泗城府
泊汋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