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九卿

输入关键字:

九卿

官名合称。始见于《尚书大传》。《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以《周官》之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为六卿,少师、少傅、少保为孤卿,合为九卿。汉代习惯将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太仆、廷尉(大理)、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卫尉、中尉(执金吾)、三辅长官等中二千石一级的中央各高级行政机构长官并列为九卿,并非专指九种官职,故亦称列卿。王莽时曾用以称呼大司马司直、大司徒司直和共工、予虞等二千石的官员。西汉九卿名义上仅次于丞相、御史大夫,分掌全国行政,职权甚重。东汉以后,其任渐轻。魏、晋、南朝亦作为卿级官员的统称,梁增太府、大匠、大舟三卿,共十二卿,但并非指九种官职。北齐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遂成为九寺长官的专称。政令仰承尚书省,职权愈轻。隋唐至宋沿而不改。但宋初九卿仅为官员品秩,无职掌。元丰改制,始有职事。南宋将卫尉、太仆划归兵部,光禄、鸿胪划归礼部,九卿减至五卿。辽、金、元诸寺及卿不满九数,有关职务或属它署,或改寺称监。前者如辽之大惕隐司即前代宗正寺之职,后者如金之太府监。明一般以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的长官乃至堂上官为九卿,又称大九卿;太常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为小九卿。清以六部尚书、理藩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为大九卿,以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为小九卿。


【检索九卿 ==>】 古籍全文检索:九卿     全站站内检索:九卿

张掖县
张掖郡
张野狐
张曼成
张商英
张清志
张清夜
张惟吉
张维屏
张联桂
张敬儿
张朝爵
张惠言
张惠绍
张雄飞
张遇贤
张景仁
张景岳
张景碑
张集馨
张释之
张舜民
张舜谘
张敦仁
张善安
张普惠
张道陵
张遂辰
张遂谋
张曾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