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辟雍

输入关键字:

辟雍

商、周为天子所设大学。《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东汉以后,历代设为皇家祭祀之所。如东汉建安年间,曹操于洛阳城南平昌门外所建,高七丈。晋太康五年(284)重修,后毁于永嘉之乱。1931年出土的晋辟雍碑叙事及题名甚详。唯北宋末年设为太学的预备学校,徽宗崇宁元年(1102)于汴京城南置,亦称太学之外学。收纳各路贡士三千人,原太学外舍生也转入此学。每年进行考核,合格者升入太学。设四讲堂,分一百斋,每斋三十人。由国子监祭酒总管,另置司业、丞各一人,博士十人,学正、学录各五人。三年,置辟雍大司成一人,四年改为太学大司成。宣和三年(1121)罢,其学生归入太学为外舍生。清代又作为皇帝讲学之所。乾隆四十八年(1783),在国子监内彝伦堂之南建辟雍,以为皇帝临雍之所。参见“临雍”。


【检索辟雍 ==>】 古籍全文检索:辟雍     全站站内检索:辟雍

散大夫
散内品
散毛府
散从官
散从郎
散氏盘
散术䚟
散号官
散臣监
散花绫
散员士
散员郎
散宜氏
散宜生
散实官
散颁格
散骑郎
散骑省
散号将军
散只兀儿
散臣中校
散臣督事
散巡河官
散员大夫
散兵马使
散实参领
散秩大臣
散骑侍郎
散骑常侍
散毛宣抚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