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清史稿

输入关键字:

清史稿

书名。赵尔巽主编。纪传体清史未定稿。初为五百三十四卷,后增志及列传各一,共五百三十六卷。凡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十六卷。后经金梁第二次修改的“关外本”删去《时宪志》六卷,增删附传数篇,共五百二十九卷,另有目录五卷。1914年设清史馆开始修撰,1927年基本完稿。参与者先后有柯劭忞、王树枏、吴廷燮等百余人。纂修者皆清朝遗老或旧文人,仍站在清朝封建统治者立场上叙述清朝历史。初稿未经复核改定,仓卒付印,故有体例不一,史实错漏颠倒,文理不通等错误。但也较系统地汇集了有关清史的素材。1928年刊印一千一百部,四百部运往东北发行,称“关外一次本”;留存北京的七百部作了一些抽换,通称“关内本”;东北曾再版一次,内容稍有改动,称“关外二次本”。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以关外二次本为底本,三本互异处均有附注、并录出异文。


【检索清史稿 ==>】 古籍全文检索:清史稿     全站站内检索:清史稿

鮀江辑译报
雊瞀县
肄簋
觟冠
触子
触龙
触讋
触木昆
触藩始末
解巾
解子
解元
解户
解头
解老
解光
解任
解州
解县
解系
解库
解舍
解试
解诚
解首
解冠
解结
解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