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清口

输入关键字:

清口

①泗水入淮口。《汉书·地理志》、《水经·济水》云泗水至睢陵县(今江苏盱眙县西北)南入淮。郦注以后在角城(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入淮。因泗水一名清水,故名。亦称泗口、淮泗口、清河口。泗水为中原水运要道。清口扼南北交通咽喉,历代为战争要地。唐乾宁四年(897)朱全忠举兵击杨行密,遣庞师古以徐、宿、宋、滑之兵七万壁清口;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南侵,自清河口放船入淮,皆指此。金元后黄河夺泗入淮,清口遂为河防要地。②古汶水入济口。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南。自此以下济水即通称清水。南朝宋大明二年(458)北魏南侵,清口戍主傅乾爱拒破之,即此。③明清时指淮水会黄河口为清口。因淮水经洪泽湖沉淀后水流较黄河为清而得名。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马头镇西北。后因黄淮交会处变迁,清口亦随之移位。明万历前清口只起冲刷黄流的作用。万历以后江淮运河北口先又与淮河相会,然后经清口与黄河相会,清口不仅为“黄淮交会之所”,也是“粮运咽喉所系”,为南北漕运重地。


【检索清口 ==>】 古籍全文检索:清口     全站站内检索:清口

临沂汉简
临城煤矿
临洮之役
临原侯国
临清民变
临清纪略
临清砖厂
临淄郡王
临朝称制
临安旬制纪
临洪榨油厂
临海水土志
临海异物志
临淄齐故城
临川先生文集
临证指南医案
临川吴文正公集
临海水土异物志
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
竖刁
竖子
竖牛
竖炉
竖穴窑
省马
省元
省中
省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