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输入关键字: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清咸丰六年(1856)至十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因系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故名。英、法、美等国为扩大鸦片战争中所攫取的侵略权宜,相继进行修约讹诈,未果。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五日(1856.10.23),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正式挑起战争。两广总督叶名琛不事战守,英军一度攻入城内。翌年,英国任命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军扩大侵华战争。法国亦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任命葛罗为全权专使,率军东来,与英国组成英法联军。美、俄两国派专使与英法相配合。十一月十四日(1857.12.29),联军攻陷广州。八年四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进逼天津。清政府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赶往天津求和。五月,先后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十月,又在上海与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同年四月,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以武力胁逼黑龙江将军奕山订立中俄《瑷珲条约》,强行割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九年五月,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到大沽口。清政府以大沽设防为由,指定各国由北塘登陆赴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英、法公使蓄意挑衅,坚持从大沽溯白河进京。五月二十五日(6.25),英法兵舰突然进攻大沽炮台,守军奋起抗击,击沉击伤敌舰十艘,伤毙敌兵四百六十余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联军败退。十年,英法再组联军,攻占舟山,并先后进据大连湾、烟台。六月十五日,攻陷北塘;七月五日,占大沽;七月八日,占天津。清政府急于求和,英法则决意侵占北京,致使天津、通州谈判相继破裂。八月八日,咸丰帝逃亡热河(治今河北承德市),留恭亲王奕诉为钦差大臣议和。八月二十九日,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洗劫、焚烧圆明园。九月,分别与英法公使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中英、中法《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俄国公使以“调停有功”,于十月二日逼签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法军和英军分别于九月十九日、二十七日撤出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检索第二次鸦片战争 ==>】 古籍全文检索:第二次鸦片战争     全站站内检索:第二次鸦片战争

延祐四明志
延康殿学士
延安大长公主
延安屯田打捕总管府
仲丁
仲弓
仲云
仲壬
仲仁
仲由
仲尼
仲伯
仲庐
仲虺
仲衍
仲家
仲容
仲康
仲堪
仲雍
仲熊
仲山父
仲山甫
仲长统
仲石伴
仲永檀
仲庆父
仲叔圉
仲夏堰
仲康日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