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常平仓

输入关键字:

常平仓

古代官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所设置的粮仓。始置于西汉宣帝时。五凤四年(前54),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因农业连年丰收,奏请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之谷以供京师,可省关东漕卒过半。宣帝从其计。后边郡亦普遍设仓,谷贱时购入储存,谷贵时减价出售,名曰常平仓。元帝初元五年(前44),在位儒臣以关东连年灾荒,常平仓与民争利,奏请将其废罢。隋开皇三年(583),于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设置,供京城用粮。唐初置常平署管理。贞观十三年(639)底,令洛、相、幽、徐、齐、并、秦、蒲等州皆置常平仓。永徽六年(655),又于京东西二市置之。显庆二年(657),京师置常平署官员。开元七年(719),于关内、陇右、河南、河北、河东五道及荆、扬、襄、夔、绵、益、彭、蜀、汉、剑、茂等州均置之,州置常平本钱,上州三千贯,中州二千贯,下州一千贯,由官府垫支。安史之乱后,仓制破坏。肃宗时,刘晏重整常平仓制。广德二年(764),第五琦奏准各仓置库以蓄本钱。建中三年(782),预置常平轻重本钱。因常赋不足,国用窘迫,所收之税,消耗殆尽,其事遂寝。元和年间,乃以天下州府所税地于数内十分取二,均充常平仓及义仓。宋淳化三年(992),始置于京畿;景德三年(1006),除沿边州郡外,全国普遍建立。各州按人口多少,量留上供钱一二万贯至二三千贯为籴本,每岁夏秋谷贱,增价收籴,遇谷贵则减价出粜。间亦用作荒年赈济。景祐以后,由于常平积贮有余而三司兵食不足,其钱谷随时被挪移助充军费。熙宁二年(1069)推行青苗法,常平仓法遂为所代。绍兴九年(1139),重建常平仓,恢复籴粜敛散旧法,但一直处于名存实亡状态。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定常平仓之法,不久废。章宗明昌元年(1190)复设。州、府、县各置仓,丰年增价籴粮,歉岁减价以出。明昌五年统计,共有常平仓五百十九处,积粟、米四千六百万石左右。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立常平仓,其制与金代略同。多数地区仅有其名,实无所蓄。明不置,而代以预备仓、济农仓。清地方官府自各省会至府、州、县均置。或兼设裕备仓,储备米、麦、谷、豆、高粱等,按大中小州县定额存储。所储粮米,一为官府购买,一为劝谕乡绅士民捐输。顺治十一年(1654),命各道员专管,每年造册报户部。十七年,规定春夏以平价出粜陈米,秋冬籴还新粮,如遇荒年,则按数赈济贫户。康熙十九年(1680),谕该仓粮留本州县备赈,后又议定江南各仓以七分存储,三分发粜。如仓粮发生霉烂,或仓房倾圮渗漏,由主管官员赔补,重者革职。


【检索常平仓 ==>】 古籍全文检索:常平仓     全站站内检索:常平仓

紧火
逍遥津
逍遥座
逍遥游
逍遥大师
逍遥山寨
党长
党正
党州
党项
党锢
党人碑
党目记
党守素
党怀英
党项马
党项羌
党崇雅
党正旅下士
党坝长官司
党项平夏部
晒池
晒茶
眡祲
眡瞭
鴡鸠氏
眩人
眩雷塞
晓庵新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