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营田

输入关键字:

营田

古代指开垦土地或经营田产。隋开皇时于河西勒百姓立堡,营田积谷,从此屯田亦称营田。唐高宗以后,陇右道扩充屯田区,专设营田使。唐后期,户部在全国专设营田务,以农民强户与高貲户耕种营田,免其地方徭役。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撤销营田区与营田户,地归原营田户私有。宋以后营田渐成为官田之一种。与屯田相仿,而以民户耕种,屯田则以军户耕种。咸平中,营田襄州(治今湖北襄阳),曾取邻州兵耕作,则已非单以民力。熙宁、元丰间屯田边州,土著人少,不限兵民,惟求给用。故北宋以后,营田与屯田已名异实同。明太祖建国前,曾以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监督军屯。明代虽有军屯、民屯之别,但均称屯田,不再称营田。清代除屯田外,亦间行营田,如雍正间怡亲王允祥曾奉命经画直隶营田。


【检索营田 ==>】 古籍全文检索:营田     全站站内检索:营田

雅尔
雅州
雅述
雅舞
雅布兰
雅尔图
雅尔城
雅尔堪
雅各刊
雅州府
雅克萨
雅金甫
雅美人
雅典小史
雅克萨之战
雅卜阿罗诃三世
雅隆觉卧佛教史
悲愤诗
紫印
紫河
紫陌
紫草
紫柏
紫砂
紫宸
紫云观
紫云城
紫石砚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