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黄花岗之役

输入关键字:

黄花岗之役

又称辛亥广州起义、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清宣统二年十月(1910.11)孙中山在槟榔屿(今属马来西亚)与黄兴、赵声等议定广州起义的计划,会后由黄兴等在香港组织指挥机关统筹部,运动新军、防营、会党等,并向海外华侨筹款购械。在广州设立秘密机关三十八处,组建八百人选锋(敢死队),并分别联络苏、浙、皖、桂四省响应。原订三年三月十五日发难,十路进袭广州。因消息走漏,改期至二十九日(1911.4.27),黄兴率敢死队攻入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穴墙逃走。革命军与清军激战一夜,以众寡悬殊,伤亡过重,被迫退却。是役牺牲百余人(一说八十六人),事后善堂收殓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英勇不屈的黄花岗起义战士


【检索黄花岗之役 ==>】 古籍全文检索:黄花岗之役     全站站内检索:黄花岗之役

反坐
反其罪
反山墓地
反其率术
反贼功次
反逆缘坐流
反掠卖华工
反割台斗争
反美华工禁约运动
兮甲盘
介人
介山
介根
介卿
介宾
介之推
父母会
从史
从吉
从佐
从事
从征
从法
从官
从品
从恪
从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