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输入关键字:

①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指人共同的认识标准。《荀子·解蔽》:“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以理为事物之条理和规则。东汉班固《白虎通·五经》:“失理则阴阳万物失其性。”郑玄《礼记·乐记注》:“理犹性也。”以理为事物之本性。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认为理有四种含义:“若夫天地之气化,盈虚损益,道之理也。法制正事,事之理也。礼教宜适,义之理也。人情枢机,情之理也。四理不同。”认为道之理即是自然规律,事之理即是政治制度,义之理即是道德标准,情之理即是心理规范。佛教华严宗以理与事相对,开以理为宇宙本体之端倪。北宋程颢称“天者理也”(《二程遗书》卷十一),程颐强调“万物皆是一理”(同上,卷十五),明确以理为宇宙之精神性本体,由此导向北宋理学的建立。参见“理学”、“理气”。②官名。又称大理或大司理。治狱官。相传大禹时皋陶为理。春秋时晋、齐等国置。《国语·晋语八》:“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韦昭注:“理,士官也。”《吕氏春秋·孟秋》:“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正平。戮有罪,严断刑。”高诱注:“理,狱官也。”理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1907.12.15)在上海创刊。月刊。旅欧工科学生主办,宾步程主编。稿件在德国柏林编辑,交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为自然科学专业刊物。


【检索理 ==>】 古籍全文检索:理     全站站内检索:理

侍内
侍从
侍书
侍正
侍左
侍右
侍史
侍臣
侍讲
侍极
侍医
侍官
侍郎
侍班
侍监
侍读
侍渔
侍御
侍卫处
侍卫使
侍中省
侍从官
侍正府
侍仪司
侍仪局
侍仪使
侍直郎
侍率府
侍御长
侍御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