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马关议和

输入关键字:

马关议和

中日两国结束甲午战争的谈判。清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1895.3.19)清政府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抵日本马关,与日方全权大臣伊藤博文、陆奥宗光谈判。李鸿章提出先行停战,日方以在天津、大沽、山海关驻扎日兵作为答应条件,争持不果。二月二十八日(3.24)会后,李鸿章回行馆途中遇刺受伤,国际舆论大哗,日方乃于三月五日与清方签订《停战条款》,继于隔日提出媾和条款,李鸿章乞求减少割地和赔款,日方大加恫吓,于三月十六日提出略作修改的所谓“尽头条款”。李鸿章电请清廷允准接受日方条件,于三月二十三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检索马关议和 ==>】 古籍全文检索:马关议和     全站站内检索:马关议和

青帮
青城
青䓑
青钱
青唐
青海
青瓷
青冢
青陵
青铜
青绶
青釉
青溪
青墩
青澳
青山口
青山关
青山集
青文胜
青石岭
青龙山
青龙寺
青龙江
青龙堡
青龙镇
青台城
青回回
青年会
青年爱
青衣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