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怒族

输入关键字:

怒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因居地不同,有怒苏、阿怒、阿龙、若若等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碧江、福贡、贡山、兰坪及维西等县,人口27190人(1990年)。系澜沧江和怒江的古老居民,其先民唐代史籍称卢鹿蛮(乌蛮七部之一),隶属于南诏政权。元称路蛮,属丽江路。明清以来一直受丽江纳西木氏土官、察瓦龙藏族土官、喇嘛寺院及兰坪菟峨白族罗姓土官的统治。使用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差异甚大,无文字。生产以农业为主,狩猎次之。旧时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部分信仰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火葬、土葬兼行,有氏族及家族的公共墓地。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一些地区还保留诸如亚血缘族内婚、转房制等原始婚姻的残余。行父子连名制,依父系计算世系。解放前除兰坪及部分散居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外,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原始公有、伙有共耕和个体私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形态。民主改革后,实现了民族平等,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原始公社制残余,兴修水利、驿道,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均有所发展。


【检索怒族 ==>】 古籍全文检索:怒族     全站站内检索:怒族

衡雍
衡漳
衡羸
衡山县
衡山国
衡山郡
衡水县
衡州府
衡州路
衡阳县
衡阳郡
衡恭王
衡漳堤
衡阳教案
衡斋算学
歙州
歙县
歙港
膳夫
膳部
膳宰
膳牌
膳夫银
膳部司
膳部中大夫
雕阴
雕红
雕板
雕题
雕鹗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