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科举

输入关键字:

科举

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名。隋文帝以九品中正制为贵族垄断,百弊丛生,乃废之,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士。炀帝时始置进士科。通过各科考试,合格者可录用为官。唐代除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这些科目每年举行考试,称为常举。此外,尚有皇帝特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举。诸科之中,惟进士科最为人所重。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又增设武举。宋代保留了常举诸科与制举考试,王安石变法时,以经义代诗赋为考试内容。以后又曾立经义、诗赋二科。元、明、清沿之;并在考试程序上增加了殿试,即考生通过省试(礼部试)后,还须赴殿试,由皇帝亲临录取。太宗时,又创立了糊名、誊录等制度,减少了考官阅卷时舞弊的可能。辽有进士甲、乙科,分乡贡、礼部试、廷试。金设进士科和女真进士科,分乡试、府试、会试、殿试四级,三年一试。元前期废科举,皇庆二年(1313)恢复,只进士一科,考试以经义为主,在《四书》内出题,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三年一试,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至明清,科举制度已达鼎盛,考试亦分三级,只进士一科,且定子、卯、午、酉年乡试,辰、未、戌、丑年会试。考试内容规定以《四书》、《五经》文句命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考生必须以《四书集注》等宋元人注释为根据,“代圣贤立言”。此外,防止舞弊的措施,如搜检、回避、复试等也更为周密。清朝除文、武科外,又有为八旗士子特设的翻译科。光绪三十一年(1905),行新学,废科举。


【检索科举 ==>】 古籍全文检索:科举     全站站内检索:科举

五官挈壶正
五星动态表
五城中学堂
五城兵马司
五胡十六国
五洲大药房
五部大都督
五等丁产簿
五路士台吉
五寨长官司
五谷力胜钱
五八山只台吉
五口通商大臣
五代史记补注
五代史记纂误
五国节度使司
五经百石卒史
五城御史衙门
五威中城将军
五威左关将军
五威右关将军
五威后关将军
五威前关将军
五星会合周期
五洲地理志略
五洲时事汇报
五井盐课提举司
五代史记纂误补
五运甲子编年历
五城兵马司指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