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南学

输入关键字:

南学

①南北朝时南朝经师所传之学。以皇侃、费甝等为代表。以《诗》、《三礼》郑玄注、《周易》王弼注、《尚书》孔安国传、《左传》杜预注为据,兼采众家和玄学观点,遍说群经。辞义简括,标举大旨,一反两汉繁琐支离而又阴阳五行化的经学传统,并受佛教影响,把讲经记录,编为讲疏、义疏,较经注更为详尽。《北史·儒林传序》:“南人约简,得其英华(要义);北学深芜,穷其枝叶。”代表著作有皇侃《论语义疏》、《尚书义疏》等。后为唐孔颖达《五经正义》所依据。②学校名。清代国子监太学生在学肄业之所。雍正九年(1731)置。经国子监祭酒孙嘉淦奏准,获赐毗连国子监街南官房一所,供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遂有此称。设正、副管学官各一人,常川住学,管理学内事务。学生六十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学部。


【检索南学 ==>】 古籍全文检索:南学     全站站内检索:南学

田契钱
田贵妃
田思飘
田思鹤
田重进
田俅子
田侯剡
田彦伊
田彦晏
田神功
田泰斗
田莱制
田桓子
田部吏
田益宗
田家镇
田啬夫
田期思
田敬仲
田赋司
田智度
田舜年
田僧亮
田横岛
田襄子
田氏代齐
田四厢钱
田齐桓公
田宅逾制
田阳纪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