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茶引

输入关键字:

茶引

宋以后历代官府发给茶商运销茶叶之凭证。北宋熙宁七年(1074)榷川茶,令茶商于官场买茶,产茶州县发给长引,每引按茶价征十之一引税,免除*过税,直接运熙州(治今甘肃临洮)、秦州(治今甘肃天水)等地茶场中卖。崇宁元年(1102)蔡京榷东南茶,亦发茶引,征收引税。茶商运茶贩卖,须向政府纳税领引,凭引运销。四年,罢官买官卖,印卖茶引。商人凭引向园户买茶,到产茶州县合同场秤发、验视、封印,按规定数量、时间和地点运销。引分长短,长引行销外路,限期一年;短引行销本路,限期一季。金代亦行茶引,并设茶引印造库。元代作为茶商销售茶叶之凭证。商人经茶运司许可买到茶叶后,由茶运司发给茶引,才能运到各地发售。引、茶不能分离。茶商所到之处,先将茶引呈送地方官府检验,茶叶卖完后,三日内上缴地方官府注销。贩茶无引或伪造茶引者将依律治罪。至元十三年(1276),初立茶法,茶引有长、短之分,长引每引一百二十斤,短引每引九十斤。十七年,废长引,专与短引。明代茶商买卖茶叶均以茶引为执照。引一道照茶一百斤,输钱二百文于官,后改为一千文。茶商持之出境货卖,茶售毕,赴有司缴引,封送批验茶引所,类解户部注销。无引或茶、引相离者,即为私茶,与私盐同罪。清沿明制,每引一百斤,不及百斤者为畸零,另发护帖为凭。茶商购茶后,按数报官,纳课领引。凭引按指定地区行销,所经之处,验引放行,售毕赴官造缴。引按销售方式又分为行销引与坐销引,四川又有行于四川腹地之腹引,行于边地之边引,行于土司属地之土引。清末引制渐废,唯西藏、陕、甘等地茶引仍行至民国。


【检索茶引 ==>】 古籍全文检索:茶引     全站站内检索:茶引

蒙兀儿史记
蒙古佛教史
蒙古国子学
蒙古国子监
蒙古畏兀字
蒙古黄金史
蒙古游牧记
蒙古翰林院
蒙古繙译房
蒙文注释辞典
蒙古源流笺证
蒙鞑备录校注
蒙古卫拉特法典
蒙古翰林院承旨
蒙古勒克哷青吉斯
蒙学历(歷)史舆地歌括
蒙学中国历(歷)史实在易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族谱
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颐和园
颐园书牍
颐和园铜亭
颐和园玉带桥
献民
献则
献县
献官
献俘
献费
献陵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