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荆州

输入关键字:

荆州

①古九州之一。《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释地》:“汉南曰荆州。”《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州。”荆指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衡指衡山,《汉书·地理志》以为即今湖南衡山县西的衡山。汉指汉水。②汉武帝所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有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的各一部。③东汉荆州治汉寿县(今湖南常德市东北),辖境西北扩大至今陕西山阳县。三国魏、吴各置荆州:魏荆州治新野县(今属河南),有东汉荆州北部,约相当今湖北北半省大部、陕西秦岭以南的东部、河南西南部和南部的一小部;吴荆州治江陵县(今湖北荆州),有东汉荆州的南部,约相当今湖南全省、湖北南半省、重庆、江西两省市小部、贵州东部、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部。西晋初又合为一,治江陵县。北部辖境同魏;南部辖境略有变化:今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的大部分属广州;今江西部分,则较吴时为大。惠帝分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境内三郡置江州,以在今陕西、湖北两省境内三郡属梁州。怀帝又分在今湖南、湖北、广西三省境内六郡置湘州。荆州仅有今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河南五省市境内十四郡国。④十六国时,汉置荆州镇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前燕置荆州镇鲁阳县(今河南鲁山县);前秦置荆州镇丰阳县(今陕西山阳县),后移镇襄阳县(今湖北襄阳旧城);成汉置荆州镇巴郡(治今重庆);夏置荆州镇陕县(今河南陕县西南)。⑤东晋荆州辖境、治所屡变,太元以后始定治江陵县。南朝宋、齐时辖境有今湖南澧水以北,湖北大神农架、荆山以南,荆门市、监利县以西和重庆万州区以东,开县、巫溪县以南地区。梁以后缩小。承圣三年(554),江北之地为西魏所占,立萧督为梁王,都江陵县,荆州只有沿江之地。陈置荆州于江南之公安县(今湖北公安县西北),与后梁荆州隔江相对。隋、唐荆州皆治江陵县。唐辖境相当今湖北荆门市、当阳市以南、枝江市、松滋市以东和潜江市、石首市以西地区。天宝元年(742)改为江陵郡,上元元年(760)置南都,升为江陵府。⑥北魏太延五年(439)置。治上洛县(今陕西商州),太和中移治穰县(今河南邓州市)。辖境约当今河南南阳地区。北周辖境略有缩小。隋开皇初改为邓州。⑦北魏太和十八年(494)改鲁阴镇置。治山北县(今河南鲁山县东)。二十二年改置为鲁阳郡。


【检索荆州 ==>】 古籍全文检索:荆州     全站站内检索:荆州

阿史那怀道
阿史那社尔
阿史那拔布
阿史那忠孝
阿史那忠碑
阿史那泥孰
阿史那弥射
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俀子
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都支
阿史那斛勃
阿史那逾输
阿史那道真
阿史德元珍
阿史德温傅
阿失帖木儿
阿尔屯伯克
阿尔热巴拉
阿达哈哈番
阿合探马儿
阿买勃极烈
阿赤赖台吉
阿里哈昂邦
阿里哈哈番
阿里哈案班
阿里麻里城
阿邻帖木儿
阿纳失失里
阿奇木伯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