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函谷关

输入关键字:

函谷关

①旧函谷关。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东自崤山,西至潼津,绝岸壁立,谷深道狭,深险如函,通称函谷,号称天险。因关在谷中而得名。《资治通鉴》:秦王政六年(前241),楚、赵、魏、韩、卫合纵以伐秦,“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西汉高帝元年(前206),刘邦西入关中,“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后项羽“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皆即此。汉初置关都尉戍守。元鼎三年(前114)徙关于新安县后,改置弘农县。现仅存关门。②新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西汉元鼎三年移此,去故关三百里。东汉中平元年(184)为了镇压黄巾起义,置八关,此为八关之首。三国魏正始元年(240)废。今遗址尚存,陇海铁路经此。


【检索函谷关 ==>】 古籍全文检索:函谷关     全站站内检索:函谷关

凡山
凡心
凡察
凡利苏尔坦
丸都城
久次
久视
久赞
久越得犍国
及第
及时行乐报
广
广乡
广文
广平
广乐
广齐
广州
广安
广寿
广运
广报
广里
广武
广明
广政
广顺
广陵
广舶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