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孟子①

输入关键字:

孟子①

约前372—前289

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名轲,字子舆。鲁桓公子仲庆父(亦称孟氏)之后,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发挥子思学说,形成思孟学派。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为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以孔子继承者自居,抨击杨、墨和农家思想。提出“仁政”、“王道”学说,主张“保民”而王天下,反对武力兼并战争。认为君主以爱人之心对待人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给人民以固定产业,使免于饥寒痛苦,再用礼义教化,就可统一天下。设计了制民之产的具体方案“井田制”。注意“民心”向背,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暴虐的君主可以废黜。主张任贤使能,但反对卑逾尊、疏逾戚。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的论点。肯定人性本善,人人都有天赋道德意识仁、义、礼、智。人人都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故曰:“人无不善,水无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孟子·尽心上》),同时重视环境、教育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要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在逆境中磨练。提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要求通过修养,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同上)。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其学说对宋儒影响很大,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②书名。(1)儒家经典之一。战国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或说为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为七篇,《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一篇,包括“外书”四篇(已佚)。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今本《外书》更系明人姚士粦伪作。今存七篇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共十四卷。记载孟子的思想和政治活动。作为辩论对象,还保存了杨朱、许行、告子的思想材料。注本以东汉赵岐注为最早。南宋朱熹著有《孟子集注》,与其所注《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章句集注》。此外尚有南宋赵顺孙《孟子集注纂疏》、清焦循《孟子正义》等。(2)《汉书·艺文志》于兵阴阳家著录《孟子》一篇,与儒家《孟子》同名。撰者不详。或谓此即五行家之《猛子》。

孟子


【检索孟子① ==>】 古籍全文检索:孟子①     全站站内检索:孟子①

八旗官兵庄田
八旗通志初集
八百大甸宣慰司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人力
人文
人方
人民
人伦
人庆
人材
人治
人皇
人鬼
人鬲
人徒
人欲
人爵
人权报
人迎诊
人物志
人荒寨
人皇王
人公将军
人心道心
人代纪要
人有十等
人身说概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