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输入关键字:

一种凭证物。即券契。以竹或木牍书写要约,剖分为二,当事人各持一,用以为凭证,执法者亦可据以裁断。在用作债券时,右半之券多操于债权人手中,以讨债和索取利息,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所谓“操右券以责”。券作此用时,左券称“别券”,如《管子·问篇》:“问人之贷粟米有别券者几何家”。券或用作公布法令之证据,执法者亦操其右券,如《商君书·定分》:主法令之吏,“即以左券予吏之问法令者。主法令之吏谨藏其右券木押,以室藏之,封以法令之长印,即后有物故,以券书从事。”战国时国君考核臣下亦曾采用券,官吏将一年各种预算数字写于券上,由国君操右券,年终上计时,国君则凭此审核考绩。《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吏尽揄刀削其押券升(按:当作“斗”)石之计”,即属此。券用作买卖凭证时,因具体用途不同而有长短之分,长者称“”、短者称“”。《周礼·地官·质人》:“大市以质,小市以剂。”郑玄注:“质、剂者,为之券藏之也。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券;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券亦有三分者(详“参辨券”)。


【检索券 ==>】 古籍全文检索:券     全站站内检索:券

宇文贤
宇文周
宇文贵
宇文测
宇文恺
宇文觉
宇文宪
宇文泰
宇文部
宇文逌
宇文㢸
宇文邕
宇文盛
宇文阐
宇文深
宇文福
宇文毓
宇文融
宇文赟
宇文籍
宇文士及
宇文之邵
宇文化及
宇文公谅
宇文孝伯
宇文神举
宇文莫圭
宇文莫廆
宇文虚中
宇文懋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